成本

汽車業
雷諾、日產和三菱放棄戈恩戰略 力求削減成本

根據新戰略,雷諾、日產和三菱將劃分責任,避免在聯盟內部形成競爭,這意味著將由一家公司來領導每種新車型的開發工作。

美國企業提價轉嫁關稅成本

在商業和消費者信心高漲的背景下,美國藍籌企業相信,他們能將不斷上升的成本轉嫁給客戶,保護創紀錄利潤率。

經濟
便宜可以改變世界

哈福德:新書《預測機器》認爲,我們正開始享受低成本預測的成果,而人工智慧的很大一部分便是廉價預測。

尋找企業盈利的中間路線

FT專欄作家凱:商業大師麥可•波特認爲,企業要麼努力掌握成本優勢,要麼著重追求產品差異化,介於這兩者之間的結果將是致命的。果真如此嗎?

創新
「節約式創新」引領未來

FT商業生活社區編輯里奇:中產階級消費者收入成長的停滯,以及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將令西方企業重新審視勤勞與節儉的意義,對商業的各個層面進行革新。

貪官
中國貪官自殺的成本收益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司法越不透明公正,貪官越易自殺,收益可能是保全名聲和家人。理論上講,自殺應是一種理性選擇。這雖冷酷,卻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

在華經營企業利潤遭成本侵蝕

物美價廉的網上商店給中國消費者帶來實惠,但這種「消費者樂園」正日益成爲本土及外國企業面臨的難題,因爲不斷上漲的成本正在擠壓利潤。

輝瑞
Lex專欄:製藥業併購魚與熊掌難兼得

更好的藥品,更低的成本。在製藥行業,要同時做到這兩點是不容易的。如果輝瑞能成功收購阿斯特捷利康,這一製藥行業的兩難困境將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項目
大型項目的歷史

FT專欄作家約翰•凱:大型項目的歷史就是承包商和資本家犧牲真正出資的股東和納稅人的利益而發達的過程。或許,罪魁禍首是科技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