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

中國貪官自殺的成本收益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聶輝華:司法越不透明公正,貪官越易自殺,收益可能是保全名聲和家人。理論上講,自殺應是一種理性選擇。這雖冷酷,卻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

近年來,中國官員自殺案例逐漸增多。根據南方週末的報導,2003年8月底到2014年4月初,自殺官員多達112人,平均每年大約10人。自殺官員涉及26個省份,超過七成是處級及其以下官員,其中涉嫌貪腐的官員佔自殺官員總數的二成以上。

建國後最有名的自殺貪官,應該是原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寶森。根據官方訊息,王寶森貪汙和挪用公款總共超過3億元人民幣,於1995年4月4日凌晨在北京郊區懷柔開槍自盡。最近的一個貪官自殺案例,是南京市六合區原區委書記婁學全。2014年6月18日,據中紀委網站訊息,婁學全頂風違紀,接受化工園管委會的宴請並收受慰問金,被免去六合區委書記和南京化工園區黨工委書記職務,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9月18日凌晨,婁學全在家中上吊,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官員自殺,三成涉貪

您已閱讀10%(343字),剩餘90%(31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