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

激勵機制設計能否賦予產業政策新生命力?

鄭志剛:激勵機制設計僅是基礎性市場機制的修補和完善,而不是市場機制的簡單代替。由此引發一個問題:激勵機制設計的邊界在哪裏?

與FT共進下午茶:如何「發現」復興

牛津大學的兩位全球化研究學者回溯歐洲文藝復興歷史,並指出人類搭乘21世紀「復興號」時值得警醒的主要風險。

危機時刻我們需要復原力

邰蒂:在密切關聯的全球體系中,我們不可能消除所有威脅。現在我們應將注意力放在提高應對危機的復原力上。

治理機制是理解新興市場的關鍵

諮詢機構Ecstrat創辦人史密斯:新興市場與發達市場之間的差異不再對投資者有用,投資者應聚焦單個國家,利用「治理機制」分類作爲分析的起點。

國家力量捲土重來

哥倫比亞大學馬佐韋爾:金融危機讓那些把市場理想化的理論名譽掃地,促使人們把恢復國家力量做爲努力目標,但這很容易被假託國家主權之名的威權政治家所利用。

謠言
從謠言看中國國情

天則經濟研究所茅於軾:消除假話和謠言首先要讓大眾能獲得真實歷史的資訊,有發現事實真相的機會。對執政者而言,要有揭示真理走向長治久安的勇氣,而非得過且過。

政府
「偉大社會」的反思

50年前林登•詹森提出了「偉大社會」構想。《經濟學人》主編米克爾思韋特、專欄作家伍爾德里奇指出,如今這一構想已無人問津。但人們應認識到,政府既不是猛獸,也非救星,而是良好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