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與FT共進下午茶

與FT共進下午茶:如何「發現」復興

牛津大學的兩位全球化研究學者回溯歐洲文藝復興歷史,並指出人類搭乘21世紀「復興號」時值得警醒的主要風險。

與以往不同,這回來跟FT一起喝茶的,是一對年齡相差幾乎一代的男子組合——牛津大學的伊恩•高汀(Ian Goldin)和柯睿思(Chris Kutarna)。

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北京天氣,如同感冒時人的鼻腔,連著溼潤了兩天。選擇週末冒著連綿中雨赴約,於我而言,更多是因爲曾經讀過的一本著作:它橫跨500年人類歷史,從藝術、科技、社會、經濟各個方面探討「人類向何處去」這個大問題,站在創造了現代文明的歐洲視角上,比較文藝復興時期與自1990年以來的今天之各種異同,提醒我們搭乘「復興號」時代列車時應該注意哪些風險,汲取哪些教訓。

由伊恩和柯睿思耗時五年合著的這本《發現的時代——21世紀風險指南》(Age of Discovery),曾於2016年入圍英國《金融時報》/麥肯錫最佳商業圖書榜單。和他們不一樣,作爲記者,我的任務不是賣書,而是站在公衆的角度、從一個中國人的視角出發,提出好問題。

您已閱讀11%(392字),剩餘89%(31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