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

藝術
穿過歲末悵然,感受相聚的時光

參加聚會有時候是一種必需的消遣,讓我們能夠把心思從艱難的現實中抽離,體驗生活中同樣也是真實的另一面:歡笑、玩樂、交談。

創造力
天才的人設必須是怪誕難搞嗎?

加內什:人們爲什麼越來越難以相信,天賦異稟的人也可以是性情穩定、友善隨和的?

創意
Lex專欄:英國創意產業應受到更多關注

丘吉爾曾把英國航運業吹捧爲文明世界羨慕的對象,自詡丘吉爾式人物的鮑里斯•強森提出,當代文明世界羨慕的是粉紅豬小妹。

封城下的創造力

心理學家稱,利用居家避疫期間的較慢生活節奏,學會愛上無聊,能讓人靈感迸發,甚至針對工作中的問題想出創造性解決方案。

爲什麼阻止創意流動是徒勞的?

沃爾夫:中國不會接受永遠處於劣等地位。我們應該希望勤奮的中國人民借鑑和發展我們的創意。進步就是這麼來的。

創新
把握好「組織裕度」的分寸

希爾:自由度太少可能對創意萌發有不利影響,但自由度太多也不好。成功創新要求企業安排一定的「組織裕度」。

繁榮的創新與低迷的生產率

科伊爾:如何解釋「令人沮喪的生產率數據與令人興奮的創新」這一組合?是創新的影響力衰落了?還是衡量生產率的方法有問題?

全球「無形資產」經濟的特點

沃爾夫: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有本質不同。瞭解其區別可解釋現代經濟的特點,包括不平等加劇及生產率成長放緩。

企業家
青年才俊的愁滋味

年紀輕輕就獲得巨大成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四位年輕的成功人士給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如何在閱歷和成就之間找到平衡,幾乎是他們共同的憂慮。

創意
創意的交流

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訪問其他企業、觀察其工作情況來尋找創意,訪問不同行業的企業往往效果最佳,而分享技術知識可能有助於帶來各種機會。

BBC
英國創意產業成功的基石

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霍爾:英國正走在蓬勃發展的全球創意產業的前沿,BBC作爲英國的公共廣播公司,不僅沒有拖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國的領先地位。

紐約
科技與商業在紐約交融

康乃爾科技學院是紐約一所在建的高科技大學,投資數十億美元,佔地12英畝的校園將建在曼哈頓羅斯福島上。各方希望,該項目將對金融危機之後紐約市的復興起到推動作用。

FT
FT社評:寫在125週年

英國《金融時報》、充氣輪胎、旋轉門和膠捲有一個共同點:都誕生於1888年。在本報慶祝125週年之際,回頭看看這一系列影響當代生活的發明,我們能得到什麼啓示?

新興市場新潮流

從製造商更加關注轎車後座(在中國是上座),到小罐裝的湯凍(中國人愛喝濃湯),隨著亞洲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創意和產品從東向西的流動日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