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

全球衰退擔憂加劇

在IMF和世界銀行年會間隙,與會者的情緒較爲悲觀,人們擔心,更多針鋒相對的貿易爭端可能會讓全球經濟脫軌。

政策制定者提振全球經濟的機會

桑德布:各界領袖應抓住本週世界銀行和IMF年會、以及歐洲理事會首腦會議的機會,爲世界經濟注入一針亟需的強心劑。

IMF和世行需要更強力反腐議程

福格爾:IMF和世行應承認,要實現其宣稱的確保全球金融體系穩健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使命,除了大力推進反腐敗工作以外別無選擇。

IMF和世行需要適應新形勢

FT社評:成立75年之際,IMF和世行面對嚴峻挑戰。原本倡導多邊主義的美國在川普領導下轉向單邊主義。兩者都需要證明自身不可或缺。

世行
如果我成爲下一任世行行長

世行行長候選人馬爾帕斯:我相信,世界銀行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走上成功的道路,讓世界經濟更穩定、更強勁。

世行行長潛在角逐者一覽

下一任世界銀行行長會來自川普核心集團嗎?各國會不會像2012年那樣聯手支持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替代人選?

金墉突然辭職引發繼任風波

美國一直把持世行行長的任命,批評者希望打破這一現狀,金墉繼任者的遴選結果,也會影響未來IMF的領導更替。

世行
世行營商環境排名出爐 中國排名大幅上升

中國一年來在減少官僚程式和繁重監管方面的進展獲得肯定,今年在190個國家中排名第46位,高於去年的第78位。

耶魯教授被任命爲世行首席經濟學家

擁有希臘和美國雙重國籍的佩妮洛皮•戈德堡不僅學術造詣深厚,而且比提前離任的前任羅莫更善於人際交往。

世行
FT社評:世行不應向川普妥協

對於中國在資金方面還有何缺口需要世行填補,應展開辯論。但如果世行輕易向川普屈服,其公信力將嚴重受損。

世行
美國要求世行反思對華放貸

川普政府拒絕爲世界銀行增資,以迫使該機構整改其向中國和其他中等收入國家放貸的政策,此舉形成美中之間新的緊張來源。

經濟學
世界銀行與IMF對主流經濟學政策處方的五大反思

王燕:國際發展機構都在反思前主流經濟學的主要政策和處方,中國經濟學界爲何不總結自己的經驗來引領這輪反思?

世行警告中國地方政府後門借款風險

儘管北京方面要求地方政府遵守財政紀律,但世行警告,中國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仍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借款和增加負債。

多邊機構共同捍衛全球貿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行和世貿組織罕見聯手,試圖反擊它們擔心的局面:自川普上任以來,世界滑向保護主義。

FT社評:世行應改革行長選任程式

美國拒絕放開對世行行長一職的把持是短視的。如果它繼續將該機構視爲自己施展權力的工具,就會削弱世行的可信度。

世行員工聯合會呼籲由非美籍人士出任行長

在世行現任行長金墉開始爭取第二任期之際,世行員工聯合會致信該行董事會,呼籲在全球範圍內搜尋新行長人選。

世行將任命保羅•羅莫爲首席經濟學家

羅莫倡導人力資本的經濟力量,長期研究城市化,他將是自斯蒂格利茨以來獲得這一任命的最知名人物。

分析:蔡金勇提前卸任的潛在影響

分析師們表示,中國在世界銀行的最高官員——世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CEO蔡金勇將提前卸任,這隻會加深北京方面對世行和IMF治理方式的不滿。

亞投行
多元化有助亞投行回擊懷疑論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亞投行的反對者們總在竊語,質疑其會淪爲中國的外交工具。但已經擁有57個意向創辦成員國的亞投行,也許會成爲一個與這種諷刺描繪完全不同的機構,甚至將達到比現有西方機構更高的標準。

世行將死,IMF命運如何?

佈雷頓森林項目經理尼桑: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已爲世界銀行寫好了「訃告」,並間接對美國領導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能力和意願提出質疑。而另一家佈雷頓森林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情況則有所不同,其命運並未和世行捆綁在一起。

佐利克
FT社評:世行亟待轉換角色

佐利克離任之後,世界銀行選任新行長時仍不會實施真正公開的競選,仍會根據美歐之間長達數十年的私下安排,讓一位美國人出任世行行長,這令人遺憾。

佐利克
佐利克救了世行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馬拉貝:佐利克領導下的世界銀行,靈活地適應了全球化帶來的新世界,默默之中,做成了許多十分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