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7年接替因道德醜聞突然離職的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出任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以來,羅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已成爲世行一位穩定軍心的人物。他讓世行這家擁有68年曆史的機構恢復了自豪感和共同使命感——世行的初衷就是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成長和擺脫貧困。他使世行實現了20年來首次增資。然而,自世行在佈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會議上誕生以來,世界已發生了鉅變,佐利克繼任者的挑戰在於,如何在他打下的基礎上,確保世行在當今世界仍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全球四分之三的貧困人口居住在中等收入國家裏。印度和巴西等大型發展中經濟體愈發能夠在全球資本市場籌得所需的資金,並且愈發不願接受世行貸款的約束條件。對於最貧窮的人而言,援助仍將發揮重要作用,但這一財務挑戰較以往要小得多。這標誌着消除貧困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世行已幫助數百萬人走出了貧困狀態。但這也意味著,現在世行必須要改變政策重心。
世行的許多客戶現在不再僅僅尋求貸款,它們還希望世行能提供指導和專家意見,以幫它們掌握在技術和採購等方面的知識。在佐利克的領導下,世行已在這方面邁出了第一步——對外開放資料庫。世行可能會拓展這一做法,降低自身對美國知識中心的依賴,到世界其他地區去取經。
您已閱讀65%(552字),剩餘35%(2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