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尋找最低工資的合理水準

FT專欄作家哈福德:關於同工同酬和最低薪酬標準,理論方面的擔憂最終都被事實所驅散,它們並沒有摧毀大量就業崗位。但是最低薪酬的合適數額還需進一步研究。

1970年,英國工黨(Labour Party)就業大臣芭芭拉•卡斯爾(Barbara Castle)推動議會通過了《同工同酬法》(Equal Pay Act),承諾在相同的崗位上,女性和男性的報酬一樣多。推動該法案的政治因素是著名的福特(Ford)達格南(Dagenham)工廠婦女罷工事件,其道德上的原因更是顯而易見。

然而該法案的經濟意義卻令人憂心。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系列社論贊揚了平等的「原則」,對其具體實施效果則表示擔憂。例如,1969年9月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社評指出,「如果過於嚴苛地強制實施同工同酬原則,僱主往往會更傾向於僱傭男性」;1975年12月29日該法案生效,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寫道,一個「會讓很多女性後悔的」新時代到來了。

這種擔憂的經濟邏輯很簡單。不論出於偏見還是男女生產效率確有差別,僱主們願意付給男性更多報酬。這必然意味著,如果一項新法案人爲提高了女性薪酬,在更高的薪酬條件下,女性找工作將更加困難。

您已閱讀23%(422字),剩餘77%(13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