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衆籌網站的啓示

FT專欄作家哈福德:衆籌網站給我們的啓示是:如果我們不像關注贏家那些關注輸家,我們的時間、金錢、注意力最終就有可能會被浪費在完全錯誤的地方。

要想籌點錢,還有比通過Kickstarter衆籌更容易的法子嗎?這家衆籌網站在2012年迎來了突破性時刻——當時還處於模型機階段的智慧手錶Pebble在上面籌到了逾1000萬美元資金。但接下來,就在幾個月前,一款看上去不起眼的野餐冷藏箱籌到了令人咋舌的1300萬美元資金。誠然,這款名爲最酷冷藏箱(Coolest cooler)的產品堪稱冷藏箱中的「瑞士軍刀」。它內置了USB充電器、雞尾酒攪拌器和揚聲器。該項目吸引了大量金主,從而成爲Kickstarter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項目,同時這也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一切都結束了。

又有誰會忘記,今年夏季一個名叫扎克•布朗(Zack Brown)、綽號「危險分子」(Danger)的人在Kickstarter上發起的那個籌款項目?布朗本來只是想在Kickstarter上籌集10美元來做某種土豆沙拉,結果他籌到了55492美元。在嬉普士(hipster)爲表達諷刺而訴諸的各種方式中,這一種必定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之一。

我確信,自己不是唯一琢磨著想在Kickstarter上發起一個令人激動的項目,然後躺下來數錢的人。迪安•奧古斯丁(Dean Augustin)在2011年可能有過同樣的想法:他發起了一項1.2萬美元的籌款項目,以製作一部關於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紀錄片。喬納森•賴特(Jonathan Reiter)發起的「BizzFit」項目,尋求籌集3.5萬美元,以創造一種面向僱主和僱員的演算法匹配服務。今年10月,紐約州雪城的兄弟倆在Kickstarter發起了一個項目,希望籌集400美元,以拍攝他們在萬聖節時嚇唬鄰居的影片。這些不同的項目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籌到一分錢。這些人中沒有一個人說服了朋友、同事甚至是父母來投入哪怕是一分錢。

您已閱讀37%(764字),剩餘63%(13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