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一名在港臺灣學生的「佔中」觀察

港大學生張瀚元:來港三年我清楚感覺到,臺港的距離,在「中國因素」(且不論爭議)的逼視下倏忽被拉近。「臺灣香港化」、「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變得耳熟能詳。

「是一個那樣的時代。能量失去出口,只能拚命往裏面一直塞。好像某個海邊風平浪靜氛圍般的時代,安靜不動都會流汗,卻無法乾脆地讓它發散出來,只能耐著性子忍受那溫溫的汗水。」川本三郎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這樣寫道。

不但流汗,還被雨淋。這是2014年香港的七一遊行,人們在蒸騰的溽暑耐著性子走著。

正值香港政改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民怨高漲的關鍵時間點上,我第一次參加了七一遊行,有生以來第一次見識到潮水般的香港市民從街道上汩汩湧出。在烈日高照的酷暑假日午後,要把號稱有 51萬香港人,從舒適的的冷氣房引到熱氣逼人的街上游行,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是不容易做到的。

您已閱讀12%(273字),剩餘88%(20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