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中國治理香港的「劣勢」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若想理解今天香港人心態,須釐清香港歷史上爲何未發生浩大、持久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因爲與當時的大陸相比,香港更有人權。而今天多數港人已無法繼續「被殖民地保護」的心態。

【編者按】本文爲作者《香港觀察》系列的第二篇。

剛掀起了「七一」大遊行的香港民間社會,這幾天又在籌劃「佔領中環」的具體步驟和日期(提議最早在今年八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政治改革的決議之後)。親政府的報刊連連大聲抱怨:如今的香港已經成了「遊行之都」——這些年來差不多每星期都有遊行示威,過若干年就有一次達到幾萬人乃至幾十萬人的大規模遊行示威。這麼下去,怎麼得了?

香港確實變得越來越難以管治:這次「七一」大遊行的主題是「自己政府自己揀(選)」,遊行人士沿途高叫現任特首下臺、爭取公民提名普選下屆特首。面對著像開水鍋翻滾的香港政局和民情,中國大陸官方人士和爲數不少的老百姓頻頻發出尖銳指責:「你們如今天天向中央政府要真普選,當年在英國殖民主義統治下,你們爲什麼不要求搞民主?」言下之意,是香港人「賤」,「甘當英國殖民主義的奴才」。

您已閱讀7%(364字),剩餘93%(47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