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hore Mahbubani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會員專享
關注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應與時俱進
馬凱碩:如果英國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讓給印度,也算是以一種詩意的方式伸張了正義。
2024年8月14日
聯合國
關注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應與時俱進
馬凱碩:如果英國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讓給印度,也算是以一種詩意的方式伸張了正義。
2024年8月14日
高階專享
關注
西方應該與其他國家平等對話
馬凱碩: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面臨著許多緊迫的共同挑戰。
2023年12月13日
地緣政治
關注
西方應該與其他國家平等對話
馬凱碩: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面臨著許多緊迫的共同挑戰。
2023年12月13日
中美關係
關注
拜登應拿出勇氣逆轉川普對華政策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令人震驚的是,相較於當年的蘇聯,美國在冷戰的三個關鍵方面領先。相較於如今的中國,美國並非如此。
2021年4月8日
拜登應拿出勇氣逆轉川普對華政策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令人震驚的是,相較於當年的蘇聯,美國在冷戰的三個關鍵方面領先。相較於如今的中國,美國並非如此。
2021年4月8日
國際關係
關注
西方應聽從拿破崙的建議讓中國繼續沉睡
馬凱碩:西方很好地應對了中國改革的第一階段,但在第二階段,西方正在搭起讓自己失敗的舞臺。具體而言,三個錯誤假設將會導致這種失敗。
2020年9月22日
中美博弈
關注
美國單邊行動阻擋不了華為崛起
馬凱碩:美國阻止華為以及中國崛起的努力太微不足道,而且也太遲了。唯一可行的多邊主義策略卻被川普政府深惡痛絕。
2019年3月6日
文明衝突
關注
文明衝突並非人類宿命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在西方,倫敦選出了穆斯林市長;在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首都雅加達市長則是一名華裔基督徒。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將見證不同文明的融合,而非不同文明的衝突。
2016年6月24日
地緣政治
關注
中國在南海是好戰還是強硬?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我認爲,在南中國海,中國是立場強硬,並非好戰。但是,中國卻有可能在南海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那麼,存在解決辦法嗎?
2016年3月17日
新加坡
關注
新加坡的「李光耀遺產」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曾有人認爲,李光耀的新加坡模式將隨他一起進入墳墓。但新加坡的領導者們銘記著一個歷史教訓:作爲城市國家,新加坡沒有自滿的本錢。時刻保持警覺是李光耀的性格特徵之一,如今他已把這一特質深植於新加坡社會之中。
2015年3月24日
中國
關注
中印關係將重於中美關係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美中關係是如今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未來它將被中印關係取而代之。這兩個鄰國仍然存在著「信任赤字」,但合則兩利,爭則兩傷,在今年五月的會談中,習近平和莫迪應抓住機遇,讓中印合作出現重大突破。
2015年3月18日
東亞
關注
2015:東亞不會爆發戰爭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東亞各國領導人有一個共識:亞洲應把重點放在經濟發展和成長上。大多數亞洲國家(除了北韓)領導人都明白戰爭的危險。他們的言辭也許帶有民族主義色彩,但他們的行動卻是謹慎和務實的。
2015年1月5日
烏克蘭
關注
西方應向中國取經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西方若以俄國爲敵,無異於爲中國送上一份地緣政治大禮。西方應研究和學習中國。中國未動搖世界秩序便成爲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幾乎是一個地緣政治奇蹟。中國是靠戰略剋制做到這一點的。
2014年3月25日
世界經濟
關注
亞洲將繼續復興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隨著本世紀第二個十年逐漸展開,我們會更清楚地看出,東方仍將如旭日般冉冉上升,而西方仍將一天天日薄西山。
2012年12月30日
中國經濟
關注
中國經濟崩潰只是西方想像?
新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我們在未來十年不會看到中國經濟崩潰,而是會看到一個天才的改革者團隊爲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2012年10月14日
爲資本主義會診
關注
西方資本主義的三宗罪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資本主義本身並沒有陷入危機,陷入危機的是西方資本主義。現在輪到亞洲人教西方如何發展資本主義了。
2012年2月9日
2012
關注
2012年:全球領袖的缺位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明年,歐巴馬將專注於競選連任,中共領導層將聚焦於18大換屆,歐盟則會力圖避免歐元崩潰……全球最具實力的領導人都會按下「暫停」鍵,推遲應對全球挑戰,但問題是:歷史已在「快進」狀態下展開。
2011年12月26日
東亞峯會
關注
美中對弈亞太的新格局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美中出現一定程度的地緣政治競爭,只要不致過於注重軍力,對於亞太區就可能是健康的。畢竟,經濟合作是雙贏的,而不是零和遊戲。
2011年11月28日
富人
關注
富人多繳稅利人利己
新加坡國立大學馬凱碩:過去30年的社會契約已經消亡。我們需要建立新的社會契約。富人應該認識到,提高納稅的短期成本,會帶來巨大的長期收益。
2011年10月27日
利比亞
關注
說謊:卡扎菲與西方的共同點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獨裁者逐個垮臺,這是因爲他們不斷說謊。民主國家也日漸衰落,這是因爲它們一直以來也在對民衆說謊。
2011年9月12日
美國經濟
關注
美國不可諱言「經濟規劃」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面對激烈的全球競爭,美國的經濟規劃者們應改變思路,對經濟進行審慎合理的干預。
2011年5月10日
金融危機
關注
全球金融危機須由西方負責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西方金融危機。如果西方領導人不能正視這一點,就不可能貫徹爲避免危機重演而必須要進行的改革。
2011年1月29日
亞洲
關注
亞洲在捍衛全球化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前美國麻省州長威爾德:「購買美國貨」等措施表明,貿易保護主義在西方盛行,亞洲卻在推行自由貿易與全球化。
2009年7月22日
亞洲
關注
亞洲資本主義啓示錄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亞洲不只有一種資本主義模式,中國經濟管理方式就與印度不同,但中國印度都沒有對資本主義喪失信心。而這場危機則證明了亞洲資本主義模式的合理性。
2009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