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峯會

美中對弈亞太的新格局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美中出現一定程度的地緣政治競爭,只要不致過於注重軍力,對於亞太區就可能是健康的。畢竟,經濟合作是雙贏的,而不是零和遊戲。

曾幾何時,歐洲的峯會讓人一瞥未來的世界秩序,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天,試圖爲未來趨勢尋找徵兆的人們,必須關注東亞峯會(East Asia Summit),就像剛剛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結束的那一場。

美國和俄羅斯是首次參加東亞峯會。東盟(Asean)作爲東亞峯會的主辦方,並未力邀這兩國參會,美俄都請求得到邀請。爲什麼華盛頓決定在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已經十分緊密的日程上,再安排一次海外峯會?答案是中國。

古往今來,最重要的地緣政治關係,都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目前是美國)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新興大國(目前是中國)之間。正常情況下,我們應當看到兩國之間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程度的加劇,但我們迄今觀察到的卻是不同尋常的平靜。

您已閱讀20%(316字),剩餘80%(12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