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文章檔案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晶片
關注
車用「晶片荒」與Intel的佈局
李軍:半導體行業還在爲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快速增加的需求而孜孜不倦地工作,已經顧不上突然反彈的汽車製造行業了。
2021年4月22日
美國經濟
關注
網路「提速降費」爲什麼會是拜登就業崗位刺激計劃的核心一環
李軍:美國作爲頭號網路強國,擁有壓倒全球所有其他國家的網路產業。但美國的家庭網路接入和移動網路覆蓋一直處於非常尷尬的地步。
2021年4月6日
遠距辦公
關注
疫情後的辦公形態:混合遠距?四日工作制?
李軍:疫情之前一成不變的通勤上班在大部分數字經濟爲主的行業裏將一去不復返了。
2021年3月28日
數據
關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公民位置資訊獲取權的爭奪
李軍:圍繞公民位置資訊獲取權的爭奪,並沒有偃旗息鼓。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讓位置數據及其它涉及公民私隱的數據獲取越來越變得容易。
2021年3月23日
特斯拉
關注
特斯拉的下一站:「雲上貴州」2.0嗎?
李軍:車企通過新增更多車載攝影機和傳感器以捕獲汽車周圍環境數據,來爲車輛提供更多輔助性自動駕駛功能。如何管理這些數據的使用,對各國監管機構都是一個新挑戰。
2021年3月21日
共享經濟
關注
共享經濟的歐盟生死之戰
李軍:共享經濟用工模式帶來的就業健康與安全、以及數字平臺工作者獲得社會保障和福利的機會問題,越來越成爲歐盟範圍內的普遍問題。
2021年3月15日
私隱
關注
跟蹤與反跟蹤背後——Google真的只為推動私隱保護嗎?
李軍:限制跨域追蹤客戶訪問,既能響應政府和公衆保護客戶私隱的要求,也可以規範網路行銷行業,提升網路巨擘自身價值。
2021年3月9日
自動駕駛
關注
自動駕駛讓車險業走向何方
李軍、張涵語:自動駕駛系統在商用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交通事故。受害者需要等待曠日持久的訴訟來證明產品缺陷並拿到賠償,這是非常不人道的。
2021年3月1日
Facebook
關注
谷歌之後,輪到Facebook和澳政府對撼
李軍:不管是新聞內容付費還是「數字稅」,本質上都是政府要求網路巨擘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承擔更多責任,只是著眼點和手段有所不同。
2021年2月21日
社群媒體
關注
Clubhouse是什麼——爆紅的語音社群平台
李軍:疫情期間長時間的社交隔絕,再加上無需準備,隨時可談,自由社交,隱藏形象,這是Clubhouse成爲現象級產品的重要原因。
2021年2月8日
美國股市
關注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逼空」大戲中的Robinhood
李軍:這次在散戶逼空機構的過程中Robinhood悍然關閉相關證券的購買功能,讓散戶投資者真正意識到了免費服務背後的代價。
2021年1月31日
谷歌
關注
谷歌同澳洲政府的對決
李軍:在新聞內容引用付費的問題上,谷歌和Facebook最終選擇同澳洲政府正面對抗,因為後者缺乏美國的經濟實力,也不像法國一樣背靠歐盟。
2021年1月24日
自動駕駛
關注
率先進入自動駕駛時代的無人機
李軍:自動駕駛無人機的全面商用仍然會爲人類充分挖掘通用航空潛力,以自動化的方式使用天空積累大量經驗。
2021年1月18日
川普
關注
「無需審判,就地槍決」 -- 我看Twitter永久凍結川普的賬號
李軍:從推文內容控制到賬號永久凍結有多個層級的限制手段可以逐步升級使用,Twitter直接選擇了最高等級限制,其必要性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2021年1月9日
川普
關注
川普是如何被社群媒體全面封殺的
李軍:川普曾經推動美國政府廢止現有的《通訊規範法》第230條,這次難說不是網路巨擘們順水推舟的報復。
2021年1月8日
Netflix
關注
網路巨擘Netflix會被傳統企業打落凡塵嗎
李軍:迪士尼和Netflix的正面對決遲早會到來,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步驟,讓五年的進程在短短12個月內就走完了。
2020年12月25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疫苗帶來新問題:優先、強制、歧視與傷害
李軍:在反智主義甚囂塵上的今天,連安安穩穩的隔離抗疫措施都做不到的美國人,想要強制全員接種新冠疫苗是非常困難的。
2020年12月14日
中美關係
關注
美國對中概股企業「查賬」背後——從「東南融通」造假案談起
李軍:如果雙方都不願讓步,中美只能「金融脫鉤」,所有中概股迴歸香港或大陸股市,或中概股接受中美兩國雙重審計,各自保留審計工作底稿。
2020年12月7日
2020美國大選
關注
「藍移」——美國大選未來的黑洞
李軍:考慮到郵寄選票的在途問題,就會發現統計選票越到後期拜登支持者的選票比例越大,此時的選舉結果就逐漸向拜登偏移。
2020年10月12日
蘋果
關注
蘋果稅:不能承受之重
李軍:爲什麼Apple要突然暫停收取三個月的「蘋果稅」呢?因爲「蘋果稅」這次踢到了鐵板上,而且還不止一塊鐵板。
2020年9月28日
蘋果
關注
Apple藍圖裏將被弱化的中國
李軍:隨著Apple未來的戰略轉型逐步深入,其網路服務如果不能全面進入中國大陸,那麼大陸市場對於Apple的潛在商業價值就會逐步下滑。
2020年9月22日
數據
關注
愛爾蘭拒絕用戶數據傳遞到美國背後
李軍:未來限制數據跨境流動的趨勢只會逐漸加強,最終網路和全球雲端計算將面對以數據爲起點,拆分成各主要經濟體碎片的威脅。
2020年9月14日
電影業
關注
《花木蘭》:迪士尼「四兩撥千斤」的美好想像
李軍:迪士尼做夢都想用《花木蘭》把自己的Disney+推進中國市場。但連Netflix都遍尋無門的中國市場,迪士尼又憑什麼能夠找到終南捷徑呢?
2020年9月7日
TikTok
關注
TikTok交易生變,技術出口新規影響幾何?
李軍:如果TikTok最終退出美國,相應市場份額會很快被目前處於二線的Triller或Facebook旗下的Reels瓜分。
2020年8月31日
Uber
關注
Uber和加州博弈背後的網路經濟邏輯
李軍:通過Uber和Lyft等五家網路共享企業和加州政府的博弈,我們可以看出新型網路經濟和傳統經濟協作模式下用工制度的矛盾。
2020年8月25日
TikTok
關注
TikTok倒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軍:TikTok一旦構建了數位化廣告的成熟模式,會大量分流廣告主對於Facebook平臺的預算。在這個領域,TikTok和Facebook基本上是零和博弈。
2020年8月10日
華為
關注
看懂「U-turn”——英國封殺華為的背後
李軍:這不是華為的產品原因或應對措施不當,而是大形勢下的結果。目前形勢下想要改變英國政府的決策,商業層面的努力恐怕沒什麼效果。
2020年7月15日
印度
關注
印度不是小白兔——印度封禁59款中國應用的背後
李軍:對中國網路企業來說,印度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昨天。中國科技企業有機會通過「上帝視角」獲得發展方向的啓示。
2020年7月2日
廣告業
關注
「狼奶有毒」——聯合利華停止社群媒體廣告背後
李軍:社群媒體是數位化廣告行銷的重要平臺。產品廣告如果與極端和仇視內容列在一起,將對品牌和企業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2020年6月28日
華為
關注
事實並不如你所想——孟晚舟引渡案的細節
李軍:從加拿大過往司法實踐看,引渡美國的案例非常不樂觀,但孟晚舟這個案件因爲其巨大的影響力而有其特殊之處。
2020年5月29日
中美貿易戰
關注
關於美國「實體清單」,我們應該知道什麼
李軍:美國能夠在7天內快速增補出這麼多機構並予以公佈,更像是兩國博弈的一種應對手段,而不是基於新獲得的資訊和數據做出的決定。
2020年5月25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移民家庭的選擇題
李軍:如果說「逆全球化」以前還只是出現在政治和商業領域,隨著病毒在全球的蔓延,「逆全球化」現在已經開始深深影響所有跨國生活的家庭。
2020年5月21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新冠疫情是如何影響可樂供應的
李軍:誰能想到當新冠疫情襲來,原油價格大跌後,可樂生產會遇到大麻煩呢。
2020年4月30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爲何歐美養老院在疫情中遭受如此重創?
李軍:如果說武漢早期的「居家隔離」措施是造成家庭內部交叉傳染的直接因素的話,那麼歐美的羣體免疫策略就是養老機構慘劇的直接推手。
2020年4月25日
新型冠狀病毒
關注
「解封」與「新常態」 : 羣體免疫2.0
李軍:在「羣體免疫 2.0」的階段,中國作爲目前唯一一個通過極端手段從內部消滅新冠病毒患者的國家,將面臨著巨大的外部輸入型防疫的壓力。
2020年4月16日
奶業
關注
「奶農倒奶」背後的真相
李軍:很多時候,反常的背後並不是資本家在冷血地丟棄社會財富,當奶農讓勞動成果白白流逝,作爲旁觀者應該意識到他們在遭受怎樣的痛苦。
202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