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作爲人工智慧領域最有前景的應用類型之一,已經在磕磕絆絆中發展了超過十年。從目前的路測情況來看,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達到了接近實用水準的技術成熟度。今年2月份加州交通管理局公佈了各個車廠/公司自動駕駛車輛在加州的路測情況,其中的領頭羊Google公司Waymo在一年中僅發生了21次人工接管(disengagement)。按照路測里程計算,平均每3萬英里(約4.8萬公里)發生一次人工接管,這比其2019年的人工接管平均行駛里程要高出一倍。
令人鼓舞的是,Waymo最大的競爭對手通用汽車公司的Cruise車型也取得了類似的成績,人工接管平均行駛里程也接近3萬公里。這說明自動駕駛業界整體技術水平和系統的可靠性又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自動駕駛技術接近商用之際,業介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單純是技術本身,而是在應用時如何構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商業模式。考慮到自動駕駛系統在路測或實際使用時已經出現了兩起致人死亡的事故--分別是2018年在加州山景城的Tesla Model X撞車事故和2019年Uber在亞利桑那州路測車輛撞死行人的事故,商用時最大的挑戰之一在於如何解決自動駕駛應用帶來的人身財產損失賠償。
您已閱讀13%(499字),剩餘87%(327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