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影文章檔案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劉海影:川普主義衝擊波正在遍及全球,更多的人不再把川普當作一個商人、一個業餘政治家,而是認真思考他作爲歷史性政治家的可能地位。
2天前

作爲保守主義的川普主義及其誤解

劉海影:川普主義衝擊波正在遍及全球,更多的人不再把川普當作一個商人、一個業餘政治家,而是認真思考他作爲歷史性政治家的可能地位。
2天前

川普的國際新秩序:從山巔之城到叢林現實

劉海影:新秩序下的世界仍會充斥不公、暴力與戰火,但考慮到過去數十年自由主義干預主義的慘痛失敗,我們很難說這樣的政策框架會導致更多的不公、暴力與戰火。
5月21日

關稅
自由貿易已死,對等貿易將升

劉海影:自由貿易的全球化時代(global)結束了,差別貿易的割據化時代(glocal)來臨了。所有的經濟模式、商業模式、地緣安全模式都將因此受到巨大影響。
3天前

官僚
奧爾森定律與進步主義政治的未來

劉海影:如何馴服官僚機構和陳規陋習,或許米萊與馬斯克發明的「DOGE改革」是應對這一挑戰的有效方法,而不只是依靠戰爭與災難。
2月25日

喜歡或者仇恨,川普主義都在那裏

劉海影:雖然表面上有很多不同,川普主義與40年前的里根革命卻擁有相似的韻律,對內迴響著「政府是你的問題」,對外迴響著以實力求和平的單邊主義。
5月21日

2025年中美經濟十一大展望

劉海影:2025年美股、美利率債、日股、歐股等資產今年應該考慮降低配置,而中國A股、加密幣、現金等資產的配置在2025年應該考慮予以提升。
1月1日

財政是第二隻箭?

劉海影:如果說,中國央行的全力出擊可以視爲第一隻箭,那麼,市場在等待的是財政寬鬆這第二隻箭。這隻箭該如何射出呢?
2024年10月23日

經濟趨勢下的政策空間

劉海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政策並無多少空間,經濟將生活在一個中央政府保持定力、地方政府保持創造性的世界。
2024年6月24日

投資
中國投資者的全球資產配置公式

劉海影:中國投資者的完整資產配置方案可以是,將「國際化分散beta配置+中國alpha配置」結合在一起,有望打造具有性價比、後悔值低的投資組合。
2024年3月10日

全球化
第四波全球化中的西方、東方與南方

劉海影: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東方與西方將漸行漸遠,但並不妨礙第四波全球化持續展開,其主要的體現是南方與西方漸行漸近。
2023年1月15日

供應鏈
如何估算疫情衝擊的經濟影響?

劉海影:封城的經濟影響不僅涉及到該城市的消費、生產與投資,也涉及到物流與供應鏈。使用城市擁堵延時指數,可以準確地衡量這一影響。
2022年4月17日

全球化
俄烏戰爭之後全球經濟格局的鉅變

劉海影:「全球化IV」經歷的供給鏈重構與產業鏈拆分將是痛苦的。幸運的話,世界將僅經歷通膨與經濟減速;不幸運的話,世界將直面一系列經濟崩塌與金融危機。
2022年4月1日

中國經濟內需不足的成因

劉海影:面對內需不足局面,應堅定不移地走市場化改革開放路線,以是否改善民企處境、是否有利於建立民間對政策規則的穩定預期爲改革標準。
2022年1月20日

週期之殤與政策之困

劉海影: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PPI是否過高或CPI是否失控,而是PPI上行無法傳遞給CPI,需求無法在全產業鏈共振,經濟運行失去週期性節律。
2021年6月2日

2021年中國經濟的關鍵判斷與應對

劉海影、趙翔:更加真實的衡量是2021年1季度對2020年4季度的環比增速。在環比意義上,2021年經濟增速有低於目前市場平均預期的可能。
2020年12月24日

下半年中國經濟三個關鍵詞

劉海影: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涉及到三個關鍵詞:問題、工具與挑戰。同時我們需要分別看看,政府、家庭與企業分別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2020年7月26日

疫情衝擊會引發美國金融危機嗎?

劉海影:需要回答三個問題:疫情會發展到何種程度?經濟受到疫情的衝擊將有多大?經濟衝擊會產生什麼樣的次生影響?
2020年3月19日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一個好訊息與四個挑戰

劉海影:時間進入2020年之後,大事迭發,新型肺炎更是全球矚目。黑天鵝成羣起飛之時,2020年中國經濟形勢將會如何?
2020年1月31日

經濟政策應瞄準經濟下行底層原因

劉海影:應對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最應做的是擴大民間經濟自由,破除對無效率經濟組織的保護,其間中國經濟增速下行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2019年8月19日

「拐點論」破產的背後原因

劉海影:中國再次肯定「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且把下行壓力更多地歸因於結構性、體制性因素,這可謂是戲劇性轉折,但問題在於,其背後的原因何在?
2019年4月23日

中國經濟遭遇下行壓力的根源

劉海影:中國經濟遭遇下行壓力的根本原因不是產能過剩,不是債務過高,不是房地產獨大,而在於中國急劇惡化的投資回報率。
2019年2月1日

中國經濟週期之辯:數據向左、趨勢向右

劉海影:中國經濟前一階段展現出的、相互矛盾的經濟數據,只反映了特定經濟結構與政府刺激政策間的互動效果。
2017年4月11日

2017年中國經濟十大預測

劉海影:我認爲,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經濟有望迎來經濟小陽春。但是,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加入這一隊列?
2016年12月27日

中國潛在增速的未來趨勢:L還是乁?

劉海影:中國最新經濟增速已降低到6.7%左右,大幅低於5年前大家習慣的10%以上的增速。這一速度是否過低?
2016年7月18日

人民幣
人民幣貶值的國際背景與政策選擇

劉海影: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因素早已存在,爲何去年這一問題纔開始嚴峻起來呢?答案是:以中國爲核心的新興國家與以美國爲核心的發達國家在信用週期上不同調。
2016年3月2日

大歷史中的中國經濟奇蹟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後發優勢是經濟奇蹟之母,制度變革是經濟奇蹟之父,30年高速行軍之後,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的實質是什麼?未來將會如何演變?
2014年11月25日

劉海影
中國經濟需要何種政策組合?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存在「自我對沖」,刺激經濟的同時也令刺激效果快速耗散,面對如此窘境,應對經濟決策的戰略框架本身進行反思。
2014年8月27日

房地產
如何定義中國房地產泡沫?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中國房價是否有泡沫,取決於未來經濟高增速是否可以維持。過去房價上漲基於收入上升,但目前房價已包含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過高預期,具有脆弱性。
2014年4月27日

我爲何不看好今年中國經濟?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中國經濟舊模式正日益接近破裂點,今年增速下滑是大機率事件,最大的風險在於區域性債務鏈條的斷裂演變爲系統性金融風險。
2014年1月15日

投資能否繼續拉動中國經濟?

經濟學者劉海影:唯有效投資能拉動經濟成長,而中國經濟核心的挑戰在於產能過剩,創造有效投資機會的能力大幅下滑,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下滑。
2013年9月1日

中國金融危局源頭在實體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只動金融不動實體,難以打破中國目前的金融危局。是主動「爆破」、停止爲殭屍企業和地方政府供血,還是在維持融資供應、控制速度的同時展開結構改革?我認為後者更可取。
2013年7月8日

美元
如何預估美元匯率變化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美元不僅是美國貨幣,也是全球的貨幣。因此,追問美元匯率波動方向,就是追問,何時美國資產可以取得比全球平均資產更高的風險回報。
2013年3月26日

安倍的神風經濟學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日本經濟核心問題在於龐大過剩產能一直未被清理。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經濟核心診斷是錯誤的,其政策主張註定難以達到目標。
2013年2月4日

中國經濟的未來十年

FT中文網撰稿人劉海影:中國經濟內生成長速度已經大幅下滑,反映後發優勢的減小及改革滯後,未來十年出口增速也可能降低到個位數,平均GDP增速可能降至5%~6%區間運行。
2012年12月24日

林毅夫
追問成長根源:政府的罪與罰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海影:政府權力對其心儀項目的介入與干預,往往不能加快發展,反而是經濟陷入停滯之因。政府濫權與無能之罪,社會卻承擔貧困匱乏之罰。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