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化

俄烏戰爭之後全球經濟格局的鉅變

劉海影:「全球化IV」經歷的供給鏈重構與產業鏈拆分將是痛苦的。幸運的話,世界將僅經歷通膨與經濟減速;不幸運的話,世界將直面一系列經濟崩塌與金融危機。

全球經貿活動內嵌於全球安全秩序與制度安排之內,後者如果鉅變,前者勢必跟隨演變。而全球安全秩序與制度安排的變化,猶如地殼運動,在長久的平靜之間間雜著驚天板塊碰撞。這些罕見的碰撞,短暫而劇烈,卻塑造了之後長期的地質地貌。戰爭,無疑就是這樣的板塊碰撞。

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俄烏戰爭,亦將塑造一個不同於後冷戰時代的新世界,對此,世界尚未準備好。從1990年到2022年,雖然其間也有世貿大廈倒塌、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之類衝突,對比我們即將迎來的動盪時局,卻如同茶杯中的風暴一般溫和無害。

這個新時局的本質,是全球化的再造。1990年蘇東集團崩潰之後,西方迎來一段沒有敵人的時光,俄羅斯表達了加入北約的願望,中國加入了WTO,連越南都開始革新開放,以至於最終是本•拉登這樣位躲在山洞的人成爲了美國的頭號敵人。30年之後,俄烏戰爭讓西方重新定位自己。

您已閱讀9%(366字),剩餘91%(37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