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布雷默文章檔案

西方必須面對俄烏之爭的真相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在烏克蘭危機中,相關各方都存在著嚴重的誤判。如今,西方必須承認:俄烏之間發生了戰爭,普丁的行爲就是侵略。
2014年9月3日

安倍應努力改善日中關係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前美國CIA局長彼得雷烏斯:安倍必須抵禦這樣的誘惑:以激怒鄰國的舉動來提高支持率,而建設性的日中關係對日本非常重要。
2013年7月23日

網路戰
個人與政府誰能勝出?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史諾登「洩密」事件表明,在開放社會中,對政府監控活動保密也很困難。賦予個人更大權力的通訊革命,正在與旨在保護國家的數據革命賽跑,誰勝誰負,短期內難以確定。
2013年6月16日

中國在亞洲的角色轉變

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中國經濟實力的成長正在轉變其在亞洲所扮演的角色,但領土爭端及其他爭議性問題也在影響著中國與其鄰國的關係。
2013年5月2日

北韓
爲北韓做最壞打算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北韓最令人擔心的,除了該國核武器問題以外,莫過於北韓現政權倒臺後,隨之而來的統一成本,以及給亞洲地區造成的負擔。
2013年4月17日

日本
中日交惡日本損失更大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日緊張關係對中國不利,但受影響最大的將是日本經濟。日本的貿易伙伴不如中國多元化,日本經濟的活力和日本一些最大型企業的健康仍然嚴重依賴中國消費市場。如果日本總是和中國對抗,日本經濟將難以恢復活力。
2013年2月16日

全球領導人應學習默克爾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2013年,大國應抵制住誘惑,不再發出空洞的最後通牒。世界各國領導人都應該學習德國總理默克爾謹言慎行的做法。
2012年12月30日

喬治亞給日本的教訓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喬治亞曾堅信美國是盾牌,於是挑起戰事,結果被俄羅斯痛打。日本應該明白,若日中爭端鬧大,美國同樣無法保衛在華日本企業。
2012年12月12日

美國應與日本構建特殊關係

美國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研究主管高登:全球權力重心正向亞洲轉移,美國雖啓動了「重返亞洲」戰略,但面對中國崛起,美國有必要在亞洲構建一種特殊關係,而這個新盟友只能是日本。
2012年9月12日

伊朗
渣打不會是最後一家受美國懲罰的銀行

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制裁遠沒有空襲或封鎖那樣引人注目,但如今這一點已變得空前明顯:制裁纔是市場需要關注的主要風險。
2012年8月8日

俄羅斯
俄羅斯還是「金磚」嗎?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和「末日博士」魯比尼:俄羅斯加入西方組織並沒有帶來積極的結果。金磚四國也許無意把莫斯科除名,但其他國家不應再視俄羅斯爲金磚。
2012年6月3日

北韓
北韓和伊朗,誰更麻煩?

伊朗雖時常製造麻煩,但其神權政治卻更易於瞭解。北韓不僅神祕,而且充滿了不可預知性。北韓繼發射火箭後,也許還會有一系列新的舉動讓世界震驚。
2012年4月22日

伊朗
如何對付伊朗?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研究主管高登:歐巴馬面臨著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如何在不破壞美國經濟復甦的情況下,對伊朗保持強硬態度。
2012年3月11日

美國
美國價值觀的威力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不少中國人認爲,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這一優勢將很快消失。然而,這種看法忽略了美國價值觀的威力。
2011年12月29日

匈牙利
匈牙利改革威脅歐盟形象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匈牙利改革是民主的倒退,歐盟對此卻無計可施。這可能會損害歐盟在成員國乃至整個世界眼中的形象。
2011年10月11日

埃及
用J曲線分析中東局勢

美國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東示威浪潮是一種普遍政治現象的最新例證:J曲線——即隨著一個國家從封閉轉向開放,它的穩定會先下降再上升。
2011年2月17日

中國不再韜光養晦

美國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國政府不再認爲中國經濟成長需要依賴於美國的力量。中國領導層已經開始考慮逐步改變自身的全球戰略。儘管這並不容易實施,但中國領導層正悄悄地著手與美國政治經濟「脫鉤」。
201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