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

中日交惡日本損失更大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日緊張關係對中國不利,但受影響最大的將是日本經濟。日本的貿易伙伴不如中國多元化,日本經濟的活力和日本一些最大型企業的健康仍然嚴重依賴中國消費市場。如果日本總是和中國對抗,日本經濟將難以恢復活力。

2002年,時任日本外相川口順子(Yoriko Kawaguchi)受命前往莫斯科,商討改善日俄關係的方法。在那次訪問中,川口順子向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表示,在八國集團(G8)任意兩國間的關係中,日俄兩國的關係是最讓人頭疼的,而事情本不應如此。川口順子當時主張,兩國都聲稱對太平洋上的一羣島嶼擁有主權,由此引發的爭端妨礙了兩國關係在其他領域的潛在發展空間,這是沒有必要的。普丁對此表示同意。他表示,兩國政府都是從幾十年前的戰爭時期繼承了這個問題,改善雙邊經濟關係對兩國都有益。

自那次會晤以來,兩國圍繞爭議島嶼的緊張關係仍不時散發出火藥味,但這並未妨礙兩國商業關係(特別是日本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的穩步改善。

這纔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如今在處理日中關係時應該採取的方法。中國和日本分別爲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顯然,在二十國集團(G20)任意兩個國家之間,中日之間的緊張關係是最嚴重的、互信是最薄弱的。這對中國當然不利,但對日本更加不利。日本的貿易伙伴不如中國多元化,日本經濟的活力和日本一些最大型企業的健康仍然嚴重依賴中國消費市場。

您已閱讀23%(496字),剩餘77%(16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