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韜光養晦

中國不再韜光養晦

美國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中國政府不再認爲中國經濟成長需要依賴於美國的力量。中國領導層已經開始考慮逐步改變自身的全球戰略。儘管這並不容易實施,但中國領導層正悄悄地著手與美國政治經濟「脫鉤」。

隨著谷歌(Google)退出中國、美國參議員敦促白宮對人民幣重估施壓,這兩個世界大國間的摩擦似乎正令人沮喪地變成一種常態。不幸的是,真正的情況更加糟糕。

中美間的相互依賴植根於商業聯繫,且雙方在未來數十年都將繼續貿易往來。但一個新衝突正日益突顯,而且甚至可能比冷戰還要危險。前蘇聯的經濟決策對西方的生活水準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在今天,全球化意味著不會再出現類似於柏林圍牆的東西。沒有什麼可以讓中美免於遭受對方動盪的影響。

中美關係中的不快因素已從當前關於谷歌及人民幣幣值的爭論,擴展至更廣泛的網路攻擊、伊朗制裁的分歧、中國保護智慧財產的不力、以及輪胎與鋼管的貿易糾紛。另外,從爭奪自然資源控制權到印度洋軍事化的一系列新興衝突也開始出現。

您已閱讀19%(315字),剩餘81%(13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