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戰

個人與政府誰能勝出?

歐亞集團總裁布雷默:史諾登「洩密」事件表明,在開放社會中,對政府監控活動保密也很困難。賦予個人更大權力的通訊革命,正在與旨在保護國家的數據革命賽跑,誰勝誰負,短期內難以確定。

一代人以前,獨裁者們可能仍然希望維持對其國內資訊的控制,並且限制本國公民彼此聯繫或與外界聯繫的能力。如今,隨身帶的小玩意兒讓人們飛快地把思想傳遞到國境之外,彼此聯絡的方式也是以前所未有的。

衛星電視、帶攝影機的手機、Facebook、YouTube以及推特(Twitter)已賦予個人極大權力。然而最近的頭條新聞提醒我們,政府也在爲自己開發新的工具。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僱員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曝光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數據收集系統。這一事件表明,在這個開放社會中,對政府機構發起的監控活動保密可能會與保守其他所有祕密一樣困難。

如今,政府與個人之間都捲入了一場戰爭。中國仍在使用其「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這是一個用來監控和過濾網路通訊的系統。然而,即便最強硬的強硬派也知道,中國網路對話擴張的速度,比中國政府相應管理能力的提升速度要快得多。如今,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官員也試圖實行審查,但是他們再也不可能回到那種政治訊息通過官方電臺或電視臺發佈的時代了。

您已閱讀29%(459字),剩餘71%(11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