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埃利文章檔案

英國商店關閉總數創五年來最高紀錄

研究顯示,2022年有超過1.7萬家商店關門,相當於每天47家。
2023年1月3日

金邊債券危機後的養老基金:大資產配置反思

市場混亂可能導致對私人資產的需求減少,包括由政府支持的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項目。
2022年11月9日

推出服裝修復服務,UNIQLO能迎來新成長嗎?

該品牌將焦點放在修補上,這在時尚週期中長期被邊緣化。
2022年9月15日

生活成本危機加劇,英國食品購物者轉向廉價替代品

消費者從舒適的品牌商品轉向自有品牌產品以節省開支。
2022年8月28日

WHSmith的重塑:從商業街到機場航站樓

零售商的命運幾經起伏,如今又與航空業齊頭並進。
2022年8月27日

提早烤雞,調暗燈光:法國零售商正爲電力短缺做準備

法國政府已要求多個部門制定冬季應急計劃。
2022年7月31日

巴寶莉
美元走強幫助博柏利擺脫中國疫情影響

英國奢侈品集團博柏利預計,美元走強將提振全年銷售額,彌補中國疫情封鎖措施造成的損失。
2022年7月15日

英國超市準備把不健康食品從最佳展示位中移走

英國的零售商必須在10月前停止在顯眼的地方推銷高脂肪、高糖或高鹽的產品。
2022年6月13日

英國超市開始探索疫情後購物趨勢新常態

超市如今不僅要應對供應鏈和通膨問題,還面臨著另一個緊迫挑戰:預測疫情引發的哪些趨勢將持續下去。
2022年5月7日

供應鏈問題影響Currys的耶誕節交易額

這家電器零售商的年度利潤將低於預期。對於截至4月底的財年,該公司目前預計,調整後的稅前利潤將達到1.55億英鎊。
2022年1月14日

勞動力
英國企業呼籲縮短新冠自我隔離期

英國商業領袖們呼籲政府將英格蘭感染新冠肺炎的人的自我隔離期從7天縮短到5天,以遏制各行各業的勞動力短缺。
2022年1月4日

TikTok
Shein:席捲全球快時尚界的中國公司

由於比Zara等競爭對手更便宜、更快,該品牌已成爲美國市場上最大的品牌。但它的模式是可持續的嗎?
2021年12月10日

奢侈品
博柏利銷售成長放緩引發擔憂

英國僅存的大型奢侈品集團博柏利報告上半財年同店銷售額同比成長37%,但投資者對第二季度銷售勢頭明顯放緩感到恐懼。
2021年11月12日

零售業
英國折扣零售商Primark計劃在美國積極擴張

該集團計劃在五年內將美國的門店數量增加到60家。
2021年11月9日

供應鏈
英國陷入燃油危機 軍隊待命以幫助運輸

英國燃油危機可能對基本衛生服務和運輸行業造成嚴重破壞。軍隊進入待命狀態,準備爲重要部門的燃油運輸提供保障。
2021年9月28日

供應鏈
英國零售商可能無法爲這個耶誕節備足商品

因爲國內司機短缺、亞洲供應和物流喫緊,英國零售商很難爲耶誕節備貨。這個耶誕節可能商品種類和折扣力度都會縮水。
2021年9月8日

博柏利
博柏利在華銷售超過疫情前水準

博柏利報告在其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銷售額成長55%。新冠疫情引發的旅行限制使該集團更加依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
2021年7月19日

領導力
Boohoo執行長利特爾:與創辦人共事

如何管理一家創辦人不僅是主要股東、而且仍是董事會成員的企業?利特爾與創辦人老闆共事的豐富經驗大有幫助。
2020年9月24日

在危機中重振老牌美妝品牌雅芳

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了沉重打擊,但雅芳新CEO克雷楚卻從中看到了一線曙光:加快向數字時代轉型。
2020年9月7日

疫情之下:傳統超市面對線上利潤率難題

新冠疫情推動了全球電子商務的加速普及,但各國大型超市集團在發展電商的過程中,都不得不應付高昂的配送成本和技術挑戰。
2020年7月30日

英國
英國面向消費者的企業大量裁員

隨著政府開始縮減其在新冠疫情期間讓數百萬員工保住就業的計劃,英國數萬個面向消費者的工作崗位被裁。
2020年7月1日

新冠疫情對奢侈品和時尚企業造成嚴重衝擊

中國已成爲全球奢侈品和時尚產業的銷售驅動力及核心製造中心,疫情的出現使中國工廠及外國品牌商的不安感倍增。
2020年2月21日

零售業
展望2050:讓演算法決定我們買什麼

到本世紀中葉,尋找最划算交易的任務將由我們在網路空間的化身承擔,這意味著企業不再對人行銷,而是與我們的化身的演算法進行博弈。
2019年12月8日

時尚業
英國倒閉時尚及鞋類品牌等待被收購

LK Bennett於3月進入破產管理程式。目前Sports Direct、鞋類專營店Dune和特許經銷商Rebecca Feng在競購中處於領先地位。
2019年3月31日

席勒:恐懼正驅動資產市場

2013年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認爲,眼下驅動資產市場的是恐懼。他認爲,信貸危機、不平等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讓全球投資者感到擔心。
2015年2月24日

基金業
被動型基金漸受青睞

儘管市場份額依舊偏低,但被動型基金的影響力正在迅速增強。數據顯示,2015年歐洲ETF市場將成長15%至20%;到2020年,全球ETF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將翻倍。
2015年2月10日

分析:紅籌股的賣點

當年,紅籌股的賣點是,投資者在中國經濟成長中分一杯羹,同時享受英美式市場監管和公司治理所帶來的好處。那麼,如今紅籌股的賣點是什麼呢?
2013年11月28日

現在投資新興市場是否值得?

受美國量化寬鬆力度可能減弱、中國經濟政策轉向及投資者避險情緒加劇等因素影響,新興市場股市遭遇大規模拋售,其投資價值受到重新審視。
2013年7月17日

波頓
波頓:中國私企的春天即將來臨

英國明星投資人波頓青睞中小盤股的選股策略曾在本國大獲成功,但當他執掌中國題材的基金時,卻戰績不佳。不過,他仍然認爲,中國的私企很快將迎來春天。
2013年6月24日

波頓
歐洲「股神」爲何折戟中國?

除了沒有把握好投資時機,明星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在中國的投資風格、行銷方式以及投資者對他的過高預期,讓他註定無法像過去那樣光芒四射。
2013年6月18日

波頓
英國炒股高手波頓告退

2013年6月17日

分析:新興市場「脫鉤」失敗的原因

「脫鉤論」是指亞洲股市不再受到華爾街行情的牽制,然而近期,美國股指累計上漲14%,大多數新興市場的股指漲幅遠不及美國,有些甚至有所下跌,原因一共有五條。
2013年6月14日

歐美股市爲何持續上漲?

最近三個月,發達國家股市大多都上漲10%左右,延續從去年秋季開始的上漲走勢。此輪漲勢得益於經濟形勢改善,但各國央行纔是最主要的推手。
2013年3月28日

2013:股市謹慎樂觀

分析師普遍看好2013年股市,但發達國家經濟基本面問題及政治問題依然存在,因此應持謹慎樂觀態度。
2013年1月3日

波頓不後悔投資中國股市

雖然在投資中國市場時遭遇一些挫折,但波頓對於重返基金一線管理工作並不後悔,並對明年中國股市走勢持樂觀態度。
201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