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

分析:新興市場「脫鉤」失敗的原因

「脫鉤論」是指亞洲股市不再受到華爾街行情的牽制,然而近期,美國股指累計上漲14%,大多數新興市場的股指漲幅遠不及美國,有些甚至有所下跌,原因一共有五條。

還記得「脫鉤論」嗎?這個觀點是指,快速成長的經濟體、特別是亞洲的股市不再受到華爾街(Wall Street)行情的牽制。這些經濟體的股市將更好地反映當地市場的吸引力,會出現猛漲。同時,西方市場卻深陷債務沉重、人口結構惡化和監管負擔繁重的泥潭。

目前確實發生了「脫鉤」現象,但並非按照最初設想的方式。在自由國度美國,今年迄今主要股指已累計上漲14%,但時報廣場(Times Square)的大債務鍾時刻紀錄著美國債務的無情成長,政治家們在爲最基本的問題而爭吵得不可開。大多數新興市場的股指漲幅遠不及美國,一些國家的股指今年迄今甚至有所下跌,巴西股指已跌去20%。

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幾個方面。其一就是中國經濟由依賴大舉建設和出口轉向內需推動型成長,增速有所放慢。這對於依賴於向中國出口原材料的國家來說是個壞訊息,受影響最大的當屬澳洲,但巴西、俄羅斯、智利和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衝擊。

您已閱讀44%(389字),剩餘56%(4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