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

別爲收件箱發愁

無需爲塞滿未讀郵件的郵箱發愁,試圖整理它們是無用功。

是時候好好睡一覺了

睡眠不足是人們在早上心情煩躁並且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好好睡覺理應是件光榮的事。我們應該拒絕那些把睡眠不足當做努力的心靈雞湯。

哪些郵件不值得一看?

凱拉韋:「最糟糕的電子郵件標題是什麼樣的?我按照討人厭的程度排出了前十名。看到這些標題,這封郵件我就不想打開了。」

你是否誤解了「老大哥」?

「老大哥在看著你!」最近,一篇關於公司利用傳感器和大數據監控僱員表現的文章引起了恐慌,人們擔心《1984》的故事會變成現實。但事實上,對員工進行監控或許沒有聽起來那麼糟。

無可替代的筆記本

儘管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有些傳統是科技尚無法替代的——比如日程筆記。我和同事們不約而同地發現,和手機相比,傳統筆記本在日程記錄上要好得多。

令人煩躁的工作評價

爲員工的表現打分也許可以激勵他們做得更好,但太過頻繁的反饋意見只會讓人心神不寧。

學會偷懶纔是成功祕笈

如果努力並不能帶來成功,何必拼盡全力地工作?事實證明,學會偷懶會讓人在事業上更加高效。

「別人的工作」究竟什麼樣?

我們有時會羨慕其他人的工作,但真正吸引我們的只是光鮮亮麗的表象罷了。

失去恐懼感的職業生涯

人對於工作的恐懼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更低的恐懼感無疑會讓我們更舒適,但對於職業生涯來講,恐懼感降低真的是好事嗎?

糟糕的郵件禮儀

我們已經寫了十幾年電子郵件了,但經驗並不能幫我們把郵件寫好。如今湧現出的許多新「郵件禮儀」讓郵件看起來更糟糕了。

甩不掉的自負

儘管總有人聲稱對自視甚高者深惡痛絕,但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誇大自己的重要性。

記憶力的神奇魔法

越來越先進的辦公軟體讓我們不必再費心記住許多瑣事,但往往是那些熟悉各種細節的人在職場上最受歡迎。

差強人意好過完美主義

人們總是崇拜那些異乎尋常的成功者——工作狂人、完美主義者。但這種對於瘋狂努力的推崇是盲目的。

太多元也乏味

過度的多元化意味著隨聲附和要比提出異議容易得多。

長時間加班是在浪費生命

長時間加班會毀掉你的健康、家庭、人際關係,性格和脾氣,也會讓你變得極其低效。儘管超時工作的危害衆人皆知,但悲劇仍在不斷發生。

裝傻的智慧

裝傻並不會真的讓你變傻,但能讓你的形象變得更加親切。不過,這一技巧使用起來也是有風險的。

垃圾工作帶來的九個寶貴經驗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認爲,相比那些無薪的實習工作,卑微的工作對年輕人來講更有價值。打工能讓年輕人更能理解工作的意義。

褒獎的話最好悄悄講

公開表揚某人是危險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被公開表揚時,受表揚的人和提出表揚的人都會立刻引來圍觀羣衆的嫉妒和憤恨。

泰迪熊——會議室好夥伴?

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當房間裏擺放著泰迪熊時,人們的舉止會變得更加合理。身邊有一隻泰迪熊,明顯會讓成年人更傾向於「做出親社會行爲」。這是真的嗎?我在公司親自做了一次實驗。

迷信「昂貴」有什麼意義?

購買奢侈品的經歷讓我明白了,更貴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更好的。相似的現象在職場上尤爲常見。一個人拿到比同事更好的薪資並不意味著他更加出色,很可能只是叫得最響而已。

變老?沒什麼大不了

自兒時起,我就一直著了魔地比較別人和我的年齡。但如今我才明白,執著於年齡只會徒增煩惱。撇開別的不說,這麼做無論如何也是毫無意義的。

沒有失敗者,何來贏家?

商業世界裏,「雙贏」的概念被嚴重濫用。一場競爭中,有贏家就必然有輸家。不要假裝一切都是勝利,領導者需要學會更好地直面勝利與失敗。

談薪水爲何成爲職場禁忌

在全球範圍內,薪酬保密制度都在遭受質疑。有些人相信透明公開的工資會讓職場環境更加開明,減少歧視和剝削。這聽起來不錯,但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金融界最流行的廢話

金融界呼籲少說廢話,但有一句廢話卻大行其道,那就是「Going forward」。「Going forward」不僅傳染性極強,還不斷地變異出各種新的醜陋形式。它的始作俑者居然是美國證交會。

到哪兒去找幸福?

我一位50歲出頭的朋友事業頗爲成功,但她突然改行去做前臺,這讓我十分驚訝。她告訴我,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完全喜愛自己的工作。實際上,應對中年職業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工作。

別把藝人寵壞了

人們總相信世界上存在一種叫做藝術氣質的東西,需要穿著憂鬱的服裝,踮著腳尖走路。事實上,創造性人才和其它人一樣都是凡胎俗子。一些公司認爲,藝術家需要放任型管理才能自由發揮靈感,可事實並非如此。溺愛會讓藝人們變成被寵壞的小孩。

可實現的新年目標

人們總是喜歡在年初立下各種新年目標。但這些目標總是難以實現,有些甚至在幾小時內就被打破了。什麼樣的新年目標是註定會失敗的?我們該怎樣做好可以實現的新年計劃呢?

在辦公室發火有什麼好處?

傳統觀點認爲在工作中吵架很糟糕,但實際情況更復雜。發脾氣有兩個好處。首先,這是送給喫瓜羣衆的禮物。單調的辦公室生活被一場小鬧劇打斷,頓時,人們有了在咖啡機旁低聲私語的內容。這對我也有好處,因爲這讓我的血液歡快地流過了血管。

神祕的說服科學

根據心理學和行銷學教授Robert Cialdini的說法,遊說是一種令人激動的科學。有些竅門可以起作用,有些則會適得其反。哪些說服的技巧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上班爲何令人不爽?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到了職場上,這句話就行不通了。管理顧問Patrick Lencioni發現,每一個令人不快的工作都有著三個相同的特點……

辦公室裏的「小確幸」

新的幸福生活理論告訴我們,人生中最確實的幸福都來自於小事,而快樂的祕訣就在於善於發現這些「小確幸」。辦公室裏有哪些讓人快樂的小事?是嶄新的文具,誘人的八卦,熱氣騰騰的拿鐵,還是……

撒個小謊挽救職場危局

所有領導都自稱痛恨所有謊言,並要求僱員坦誠相待。但如果真實的理由難以啓齒或令人尷尬,撒個小謊也無妨。人在哪些情況下會更容易撒謊?哪些藉口會更受歡迎?

開口說「不」有多難?

如今的職場,做一個把「好」掛在嘴邊的老好人成了新的潮流。但對任何人來說,面對上司或下級咄咄逼人的要求,學會說「不」纔是最重要的技能。在職場中,說「不」是規範,適用於大多數情況,而「好」只適用於個別場合。

不知所云的勵志格言

勵志格言真是一種可怕的文學體裁,幾乎每一條勵志格言都是那麼含混而又無聊。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格言,其中,誰家的寫得最差勁?

你能過好退休生活嗎?

根據調查,英國勞動人口中有一半希望能在45歲以前退休。夢想能不工作就領到退休金是人之常情,我也不例外。但並非每個人都能過好退休後的人生。退休生活有三種模式,你會是哪一種?

沒有熱情纔是工作的常態

在一家求職網站上,有105000份工作要求應聘者對工作有「熱情」;研究顯示,在面試中顯示出激動情感的應聘者更受歡迎。但職場對熱情的推崇不過是一場迷信。誰會希望自己的員工在辦公室裏頻頻感情爆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