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

春晚
BAT大戰:春節紅包的洗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網路江湖沒有定律,唯一的定律或許就是沒有屹立不倒的巨擘。在政治教化與BAT紅包的雙重洗禮之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這幾乎可以折射出中國社會最新處境,商業與政治的和諧共謀釀就了新的轉型景觀。

民營銀行如何挑戰傳統銀行業?

普華永道中國合夥人容承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有利於改善中國銀行體系結構;如何在新業務模式與審慎監管體系下找到平衡點,仍是民營銀行發展重點。

微軟
Lex專欄:微軟轉型贏得市場認可

過去兩年,微軟股價輕鬆擊敗谷歌、蘋果等對手,至少在市場看來,這家軟體巨擘不再與走下坡路的PC掛鉤,而是轉型爲一家依託網路的科技企業。

聯想
Lex專欄:該看好聯想嗎?

聯想最新財報好於預期,股價卻下滑了。投資者似乎對它最新一系列收購案產生了一些疑慮。畢竟,把事事想到最好,不是致富最佳策略。

創業
英國不需要「科技鉅富」

前英國商務大臣特別顧問威爾克斯:創新能推動資本主義前進,但如果一味敬仰那些在車庫創業的「速成」超級富豪,就會錯過對英國企業界最有益的東西。

奈特:讓機器人成爲人類夥伴

希瑟•奈特曾夢想成爲銀行家和芭蕾演員,如今卻成了一名社交機器人專家。她認爲不應再將機器人視爲純粹的工具,並希望研製出能打掃房間、照顧老人和化解孤獨的機器人。

IT業
分析:歐洲IT業落後於亞洲和美國

最新報告顯示,按銷售額考察,歐洲IT類企業正逐漸落後於亞洲和美國的競爭對手,歐洲IT企業在該行業全球營收中所佔比重不足10%。

創業
尋找中國「喬布斯」

矽谷風險投資家麥克盧爾稱,中國創業者很可能比美國同行更聰明、更大膽。但前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表示,中國十年內很難出現像蘋果那種類型的創新。

英特爾
英特爾3D晶片挑戰安謀

英特爾稱,這一突破性成就有望讓自己領先競爭對手三年,但安謀對此不屑一顧

甲骨文
IT業的「娛樂」

FT專欄作家加普:企業應用軟體的世界裏缺少娛樂,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勞倫斯•艾利森的貢獻。這位甲骨文的共同創辦人幾乎每天都要攻擊惠普新任CEO李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