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

銀行
民營銀行未來會如何?

李楠、陳開宇:今年是第一家民營銀行成立十週年,近期也有地方國資成爲民營銀行大股東。民營銀行未來路在何方?

金融史
金融學在中國的發展

鄒至莊:金融學者回國後在大學環境不錯,但在企業界機會還可以改善。企業家很難開辦銀行,這是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個嚴重的缺點。

中國民營銀行並未改變銀行業

改革人士原本指望民營銀行把貸款導向急需信貸的消費者和小企業,但其規模太小,無法影響整體信貸配置。

民營銀行如何挑戰傳統銀行業?

普華永道中國合夥人容承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有利於改善中國銀行體系結構;如何在新業務模式與審慎監管體系下找到平衡點,仍是民營銀行發展重點。

中國試點民營控股銀行

銀監會表示將試點成立5家由民企控股的新銀行,將建在上海、天津、廣東和浙江等省市。這是本屆中國政府金融改革的關鍵一環,不過這一舉措的推出比預想得更快。

中國應該鼓勵民營銀行發展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中國銀行業到了需要引入更多競爭的時刻。過度壟斷可能導致銀行業管理和創新能力下降以及資產負債質量明顯下滑。

民營銀行熱的風險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剛:民營銀行發展往往伴隨潛在風險,微觀是民營股東主導銀行治理和經營的問題,宏觀是民營銀行發展對銀行業乃至宏觀經濟的影響。

中國民營銀行仍挑戰重重

徽商銀行金融市場部蔡浩:自金融國十條頒布以來,中國各地民間資本掀起了民營銀行申辦熱潮。不過,民營銀行的建立和發展,恐不像市場反應的那麼樂觀。

從打車難談民間金融改革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黑車現象的產生與民間金融有很多類似之處,其根源在於現有金融體系服務不足;原則應宜疏不宜堵,關鍵是開放民營銀行。

中國「民營」銀行正吹大泡沫

絲路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貝哲民:中國民營銀行填補國有銀行留下的缺口,向急需現金的中小企業貸款。由於流動性過剩,這一模式已經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