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民營銀行並未改變銀行業

改革人士原本指望民營銀行把貸款導向急需信貸的消費者和小企業,但其規模太小,無法影響整體信貸配置。

改革人士原本指望中國一批民營銀行把貸款導向急需信貸的消費者和小企業,但這些銀行尚未達到足夠大的規模,使得對它們改變國有銀行占主導地位的銀行體系的希望受挫。

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首次發佈了5家2014年獲准成立的民營銀行的數據。這5家銀行屬於一個受到密切關注的試點項目,其中包括社群媒體集團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支持的微眾銀行(WeBank),和電商巨擘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持股的網商銀行(MYbank)。

中國銀監會披露稱,這5家試點銀行截至今年9月底的資產總額達到1330億元人民幣(合190億美元),今年前3季度的淨利潤共計5.72億元人民幣。而中國銀行業的資產總額達到217兆元人民幣。如果這幾家銀行是一家機構的話,其資產規模在中國銀行業將排在第18位。

您已閱讀30%(376字),剩餘70%(8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