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對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始終持積極支持態度,國務院和銀監會相繼出臺一系列引導和支持民營資本投資金融領域的政策措施和意見,爲民營銀行的設立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法規環境。2013年7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金十條」),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爲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務。2015年6月,銀監會正式出臺《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爲民營銀行的設立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導。自2014年3月起,首批5家民營銀行分別開展試點工作,截止目前已有40餘家民營企業向銀監會表達了發起建立民營銀行的意向,第二批籌建陣容也已初步列隊。
隨著中國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的實施,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以及民營銀行設立的正式開閘,越來越多的民營背景的股東加入到民營銀行設立的陣營中來,面對銀行業改革轉型,民營銀行不僅要把握髮展面臨的機遇,更要認清其存在的挑戰。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設立中小型民營銀行,有利於改善中國銀行體系的內部結構,進一步增強競爭機制,促進活躍市場。民營銀行的建立對傳統銀行業務及運營模式也提出了挑戰和創新需求。然而,民營銀行在市場中的差異化定位和可持續發展,還存在一定的挑戰和發展空間。對於科技手段的運用,也需要等待相關監管限制的放開:
您已閱讀28%(576字),剩餘72%(14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