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

聯想
聯想AI佈局初見成效 "地緣政治"續縈擾不休

上半年盈利大增41%,聯想在AI技術上的佈局正在獲得回報

出海
聯想楊元慶:中企出海光走出去是不夠的

出口或許可以成爲出海的第一步,但是中企出海不能僅限於出口。

詠竹坊
PC市場份額擴大 聯想有望從人工智慧中獲利

三季度該公司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份額擴大,不過伺服器和存儲等其他產品的銷售額似乎有望超過其PC業務。

詠竹坊
聯想中東尋出路 引沙烏地基金一石多鳥

聯想與沙烏地基金旗下的Alat合作,除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得設地區總部外,亦能獲取對方的資金助力。

人工智慧爲中國個人電腦製造商帶來複興的良機

聯想和華為將成爲中國新需求的最大受益者。

AI PC元年,聯想如何「交卷」?

雖然在市場的初期,AI PC如何定義,市場上並沒有達成共識。但對各大廠商來講,更重要的是率先推出產品,爭奪「上牌桌」的機會。

詠竹坊
聯想最大風險:修昔底德陷阱

詠竹坊:《新聞週刊》一篇文章直指中國製造的電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要禁止使用。

全球ESG合規要求趨嚴,什麼纔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正確姿勢」?

蘇凱傑:與ESG通用服務及企業碳管理、環境合規、供應鏈管理等ESG相關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將在未來大有可爲。

ESG
聯想王會文:ESG是中國企業全球化2.0的必修課

如果說中國企業出海是一場馬拉松,那麼ESG決定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後,能否「立得住」和「走得遠」。

聯想集團:烏卡時代下,雙實企業如何幫助中國製造業後發先至?

江南:中國數字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說技術創新是「最後一英里」的燃料,「立足實體,賦能實體」的「聯想們」就是發動機。

聯想
全球PC市場低迷,聯想營收縮水

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製造商第二財季營收同比下降4%,這是該公司兩年多來首次出現季度收入下滑。

上市公司高階主管拿多少薪酬纔是合理的?

鄭志剛:透過聯想集團A股上市曝光的高階主管天價薪酬現象,我們思考的一個問題是,上市公司高階主管拿多少薪酬纔算是合理的?

聯想
聯想實現強勁銷售和利潤成長

多家中國企業在美國遭遇阻力之際,聯想在美業務是一個罕見的成功故事,上半年在美國筆記本和桌上型電腦市場份額增至16%。

聯想
從聯想最新財報看「楊元慶悖論」

黃河:在全球市場持續不被看好的情況下,PC巨擘們依然會獲得成長,因爲未來PC將是不可或缺的新式生產力工具。

在地化
Lex專欄:政府電腦「國產化」真對聯想有利?

中國要求政府機構淘汰所用外國電腦設備和軟體,這或許是中國科技行業對抗美國科技行業霸權的一個小勝利,只是此舉得不償失。

聯想、阿里巴巴們會成爲中國基石型跨國公司嗎?

黃河:中國基石型跨國公司不用照抄西方既有路徑,而是參與全球商業遊戲,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的同時,又代表中國思路,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

聯想們品牌全球化的新挑戰

黃河、丁豐:中國品牌面臨的新挑戰,已經從過去的如何開疆闢土,變成了如何獲得海外當地政府信任、平衡國內外市場關係、甚至成爲受人追捧的品牌。

聯想
聯想第四財季利潤大幅成長

因傳統的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業務實現強勁成長,聯想在截至今年3月的三個月裏,利潤同比成長兩倍有餘。

聯想
用聯想再造聯想

周掌櫃:這一年聯想發生了哪些變化?聯想誓師大會的背後隱含著哪些戰略性轉變?這艘大船能否繼續承載國人科技立國的願望?

聯想
聯想的諾曼底

周掌櫃:「諾曼底登陸」對於聯想,是智慧化創新的背水一戰,這場戰役艱鉅而系統,也需要奇兵。

高通CEO:5G會讓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成爲領導者

高通CEO莫倫科夫認爲,4G與5G發展的最大不同,在於有能力爲整個世界提供服務的中國手機製造商的出現。

聯想
圍堵聯想的「心靈壁壘」

劉遠舉:「不談政治」的奢侈,中國企業家從未擁有。從街邊小販到身家數億,中國企業家隨時會被權力和政治觸碰。

聯想芮勇: 2018年是人工智慧的「落地年」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TO芮勇認爲,如果說2016、2017年人工智慧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那麼2018年是人工智慧落地的重要年份。

聯想
聯想宣佈重組並聚焦中國

這家中國個人電腦製造商在經歷兩年令人失望的業績後宣佈,將重組爲消費者和企業兩個部門,並專注於本土市場。

柳傳志
藍頂商人柳傳志

周掌櫃:柳傳志更像現代版的張之洞,一個鋪路人,一個守望者,一個粘合者,用生命粘合在社會和商界的縫隙處。

聯想
聯想第二財季季報重返盈利

不過,該季度營收下滑8%,上半財年營收則同比下滑7%,該季1.52億美元盈利主要源自2.06億美元的出售物業所得。

聯想寄望遊戲扭轉手機部門

這家中國企業下月將在全球推出新款Phab 2 Pro手機,其部分功能可能吸引《口袋妖怪Go》等擴增實境遊戲的玩家。

聯想
Lex專欄:聯想控股都有哪些寶貝?

要判斷聯想控股的IPO價格是否公道,可不是件容易事,因爲該公司的資產太過龐雜。若是從本益比倍數來看,這筆交易可絕對談不上便宜。

聯想
聯想捨棄「內容補貼設備」模式

聯想董事長稱,即便在網路時代,硬體創新依舊至關重要

聯想
Lex專欄:該看好聯想嗎?

聯想最新財報好於預期,股價卻下滑了。投資者似乎對它最新一系列收購案產生了一些疑慮。畢竟,把事事想到最好,不是致富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