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

汽車業
川普關稅的致命不確定性

變幻不定的形勢讓各國車企陷入兩難:是冒著下屆美國政府可能改變規則的風險斥資擴大在美業務;還是頂著落於人後的風險選擇觀望?

中國進口美國商品遠低於貿易協議承諾

截至去年12月底,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僅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預期目標的58%,這對拜登政府構成了挑戰。

台積電
台積電:已準備好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潛在風險

世界最大代工晶片製造商對今年經營前景表示樂觀,稱美國針對中國大陸尤其是華為的出口管制只會對其業務產生暫時影響。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警告歐盟不要限制中國公司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在接受採訪時警告歐盟不要採取政策限制中國公司進入歐洲,稱這將損害歐盟自身利益並阻礙投資。

公共採購:歐盟拉開對華貿易新戰線

歐盟認爲,中國政府支持的企業在搞不公平競爭。爲反制這種行爲,確保公共採購中的平等准入與互惠成了最新的戰線。

歐盟對華日趨強硬的背後

宋欣:無論中美談判走向如何,歐盟對華戰略「強硬化」是不可逆轉的。這將對已進入或希望進入歐盟市場的中國企業構成嚴峻挑戰。

柏林將阻止中資收購德國機械製造商

德國媒體報導,德國政府將首次利用去年通過的外來投資法,阻止煙臺臺海集團收購萊菲爾德金屬旋壓機製造公司。

市場擔心中國以所持美債爲武器報復鋼鋁關稅

因中國持有鉅額美國國債,隨著貿易緊張加劇,債券市場密切關注中國舉動,但分析人士稱,報復將有沉重代價。

鋼鋁關稅使美國農場主憂慮

因中國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美國大豆協會對未來美中潛在的貿易戰表示了擔憂,並於週一請求與川普會晤。

川普威脅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徵稅

美國總統在集會上稱鋼鋁關稅爲「我的寶貝」,並揚言要對歐盟輸美汽車徵稅。歐盟表示,將會採取反制措施。

川普保護主義政策的沉重代價

沃爾夫:美國限制鋼鋁進口計劃,是一種「委屈感」與「求勝欲」相結合的產物,其結果將是進一步撕裂全球貿易的脆弱結構。

沃爾沃
沃爾沃擬在美國建廠向中國出口汽車

沃爾沃表示將在南卡羅來納建廠,生產向歐洲和中國出口的汽車,並表示此舉是對中國正奪走美國工作崗位的有力反駁。

FT社評:「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謬論

川普近日迫使福特改變在墨西哥建廠的計劃,此舉將在商業領袖中灌輸對政治干預的恐懼心理,擾亂國際供應鏈。

川普
《致命中國》作者將執掌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

川普計劃在白宮新設國家貿易委員會來負責產業政策,並由對華鷹派人物、民粹主義經濟資訊製造者納瓦羅來領導。

歐盟
歐洲準備回擊川普的保護主義

法國工業部長表示,歐洲準備像打擊中國反競爭行爲那樣,採取一些財政和立法手段來回擊川普政府的經濟保護主義。

WTO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遇阻將引爆新貿易戰?

中國一方則對發達國家在「市場經濟」地位認定和其他對中國出口商而言重要的問題上明顯持雙重標準感到沮喪。

川普
川普加大調門警告美國企業不要外遷生產

他重申了自己競選期間的一項承諾,即要對那些從自身的海外工廠進口產品的美國企業徵收稅率爲35%的懲罰性關稅。

貿易戰
歐美可能加大對中國鋼材抵制

隨著歐盟接近達成對中國徵收懲罰性反傾銷關稅的協議,中國商務部發出抗議,對歐方「保護主義傾向」表示擔憂。

歐洲鋼鐵製造商呼籲強化貿易防禦

針對中國所爭取的「市場經濟」地位,歐洲鋼鐵製造商呼籲布魯塞爾拒絕給予可能爲傾銷開啓大門的任何地位。

G20
G20在貿易投資方面沒有交出好成績

在G20峯會召開前,「全球貿易預警」發佈的報告顯示,G20國家近年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遠多於貿易自由化措施。

蘋果
被咬的蘋果

批蘋果事件以蘋果的道歉告一段落。
FT社論認爲,蘋果當然不是無可指摘,但這讓人想到谷歌當年被迫退出大陸的一幕,這是種WTO很難介入的保護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公正和平衡的媒體,否則難以建立信譽。蘋果在中國一如既往的受歡迎,而公衆更加關注國內的消費者權益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

歐巴馬
FT社評:歐巴馬對中國應「不卑不亢」

有一種說法流行說法,就是歐巴馬好像一貧如洗的債務人,去拜訪中國這位苛刻的銀行經理,要求再貸一筆款子。這一比喻挺精彩,但有點誇大其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