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

我怎樣才能不再看到什麼都生氣?

馬克斯:現代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憤怒的事,這些幾乎總是瑣事。與其憤憤不平,也許我們應該從年輕人身上得到一些啓發。

吳柳芳,對映了誰的傲慢

徐瑾:曾經的世界冠吳柳芳,退役後遭遇職業困境,選直播也沒有徹底走出困境。冠軍尚且如此,不少掙扎在就業和謀生一線的軟階層,又該如何?

演算法並不萬能,理髮師曉華爆紅有複雜機制

劉遠舉:人們覺得演算法能造神,能隨意捧紅一個人。這是對技術的誇張想像,是從技術決定論到技術陰謀論的不斷滑坡,技術沒那麼大的力量。

那些掙扎生活的年輕人,不是亂舞的「羣魔」

劉遠舉:那些被稱作「羣魔亂舞」、被稱作「毒瘤」的「羣魔」,只是一羣用力生活的年輕人。

網紅造假背後的模仿社會

徐瑾:千萬網紅造假段子,卻成爲權威媒體連篇累牘的頭條,誰的責任最大?在短影片時代,流量焦慮無處不在,也許是時候放棄一些無謂的模仿。

薇婭被罰,並非鯨落

徐瑾:薇婭被罰,經濟層面如何解讀?這其實是一個信號,即直播行業必然面臨改變壓力,對經濟乃至於社會層面的溢位意義不可低估。

社群媒體上的投資建議能信嗎?

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平臺上既有大量煽動短期投機的內容,也有不少靠譜的個人理財建議,許多網紅甚至成爲金融公司的合作伙伴。

品牌
「網紅」助力中國本土品牌超越外國品牌

在精明的社群媒體行銷和供應鏈優化的推動下,中國新創企業日益對西方品牌在華業務構成威脅,「618」的數據提供了例證。

騰訊
Lex專欄:騰訊做直播帶貨的機遇

直播帶貨成爲中國零售領域最火爆的潮流,作爲中國的社群媒體巨擘,騰訊具備在這個市場成爲贏家的所有條件。

TikTok
競爭對手利用TikTok困境挖人

TikTok在美國面臨要麼被禁、要麼整體出售的困境之際,一些新的競爭對手在積極佈局,吸引頂級網紅改用他們的平臺。

阿里巴巴藉助歐洲網紅擴大國際影響力

面向全球購物者的全球速賣通計劃明年4月前在全球簽約10萬名內容創作者。阿里巴巴認爲,歐洲網紅計劃對其國際擴張至關重要。

奢侈品
奢侈品集團試水中國直播帶貨

從Lanvin到路易威登等品牌在華試水網紅帶貨,以抵消新冠疫情的影響。但行業人士稱奢侈品與直播可能存在天然衝突。

「總裁夫人怒斥網紅」背後暗湧的電商變局

閆曼:科技圈從來不缺八卦新聞,但在科技圈,所有的八卦新聞背後都是財經新聞。

你追的網紅是真人還是虛擬形象?

一些最出名的虛擬名人已在社群媒體上贏得數百萬粉絲、與品牌合作、推出他們自己的商品,還舉辦自己的演唱會。

李佳琦、李子柒:軟階層逆襲,要善用網路效應

徐瑾:從「口紅一哥」李佳琦,到田園短影片博主李子柒,現象級網紅背後的推手是什麼?兩人從不同賽道搶出成功身位,普通軟階層可以學到什麼?

TikTok
如何成爲TikTok網紅?

越是古怪和荒誕的影片,越容易在TikTok上走紅,這款應用的影響力像病毒一樣爆炸成長,成爲了投資者、監管者的焦點。

名人
魚龍混雜的「名人」品牌市場

加普:名人品牌正全面崛起,從一線明星到社群媒體網紅,都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但名人裏面也有「墮落天使」。

美國網紅創立的10億美元級化妝品牌

卡戴珊家族么妹凱麗•詹娜15年推出Kylie Cosmetics,3年發展成十億美元級品牌。美容業還有更多這樣的神話。

樂尚街
美國的虛擬網紅"Miquela"

她在Instagram上有百萬粉絲,與Prada等品牌合作,但她不是真人。她是時尚的未來嗎?真人模特兒還需要嗎?

網紅
中國網紅的行銷能量

在中國,隨著粉絲經濟的不斷膨脹,圍繞「關鍵意見領袖」所打造的行銷生態鏈也在蓬勃生長。

樂尚街
中國時尚博主成品牌與買家的紅娘

包括普拉達、路易威登在內的品牌重金邀請有粉絲影響力的時尚博主合作行銷,但這種行銷的長遠效果也被質疑。

與臺灣網紅談「喪文化」

劉裘蒂:「喪文化」這個詞兒,取得真好。除了「喪氣」、「沮喪」和「頹喪」之外,更多的表達了一種「喪失」。

中國「網紅」賺錢容易嗎?

蘇婭:成爲一時的「網紅」並不難,成爲保質期長的「網紅」很難,把「網紅」的知名度產業化則更難。

網紅經濟引領消費趨勢

蔡凱龍:當網紅經濟遇到了資本和新科技,遇到了開放的創業環境,其成爲消費經濟的成長點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網路
「網紅」的破綻

陳歆磊:對網紅來說,僅把自己當成自媒體,必然前途黯淡;將自己塑造成不可複製的品牌,才能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