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美國企業與中國專家就AI安全開展祕密外交

在兩個超級大國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爭奪霸主地位之際,這些先前未被報導的會談是中美合作的罕見跡象。

房地產
清華科技園債務重組計劃遇到阻力

一個債權人團體威脅要對清華科技園採取法律行動,稱其重組近10億美元債務的提議「沒有真正增強信用」。

紫光集團虧損面擴大

作爲中國推動晶片自給的領軍企業,獲政府巨資投入的紫光集團今年上半年的虧損由去年同期的6.31億元擴大至32億元。

憲政
清華應善待自己的優秀學者

張千帆:一所大學失去了土地、資產,都知道是損失;失去了真正的學者,卻渾然不知所失,甚至慶幸自己去掉了一根「芒刺」——這還是大學嗎?

許章潤
哪有學者不表達?

郭於華:我的清華同事許章潤作爲一位法學教授,倡導憲政民主、強調依法治國,原是本分之責,何錯之有?令他「下課」,豈非與大學精神背道而馳?

教育
錢穎一:大學的改革

錢穎一:中國大學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加速上升,但是,大學如果沒有培育好學生,那就很難稱作爲大學了。

致力於緩和亞洲矛盾的新學府

黑石掌門蘇世民希望,他與清華大學合作創立的蘇世民學者項目,將幫助亞太地區避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

清華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即將亮相的清華藝術博物館將面臨現當代藝術品匱乏以及平衡行政干預的挑戰。

媒體札記:說三道四真維斯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媒體就「公民社會」展開爭論,《人民日報》強調「政治紀律」,但更引人注目的還是「各領風騷三五日」的風波,如清華的真維斯樓。

「真維斯樓」背後的捐贈邏輯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傅蔚岡:清華大學「真維斯樓」引出一個問題——爲何國外的絕大多數大學建築都是以個人命名,而在中國大陸,捐贈更多是出於公司名義?

“8常委」就意味著大學成功嗎?

讀者wz1986t :清華百年培養出「數百位省部級官員,8位常委」。請問這是衡量一個大學成功與否的標準麼?按這個標準,世界上最成功的學府恐怕非中共中央黨校莫屬。

劉道玉:大學需要反思精神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再度觸發中國社會對大學教育制度的反思。80年代領銜高等教育改革的老教育家,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最近公開致信清華,呼籲反思中國大學制度之弊端。

「名滿天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清華大學百歲慶典,各地報章發文稱讚,但一些民間意見領袖也對「校慶已成國慶」、「鋪張浪費」表示不滿,強調高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