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清華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難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即將亮相的清華藝術博物館將面臨現當代藝術品匱乏以及平衡行政干預的挑戰。

當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決定出資2億元,捐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時,這位常年行善的福建籍地產企業家或許不知道,此時距離這座高校美術館建設項目啓動,已經過去了整整14年。

早於1999年,清華大學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合併時,校方即承諾,爲更名爲清華美院的後者建一棟教學樓和一座博物館。新教學樓在2005年已投入使用,博物館卻在2002年確定建築設計方案後一度停滯不前,直至2012年項目重新啓動,以及次年初黃如論的注資。

籌備期間的傳聞很多,比如2006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亞洲部前主任、著名美術史家和文化史學家方聞希望捐贈私藏的多件張大千精品;比如當代藝術巨匠吳冠中準備了數十幅作品準備捐贈,到2010年去世心願也未達成。

您已閱讀20%(309字),剩餘80%(12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