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中國博物館IP開發不容樂觀

馬繼東:中國正計劃選擇百家博物館試點IP研發與產業轉型。中國博物館IP運營產業大局初定,但春天遠未到來。

中國博物館IP運營現狀如何?

1份問卷,3個小時,42名學員,來自全國文博行業一線從業者的答案,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我的疑問。

今年6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阿里巴巴的「文創中國」線下運營中心落戶上海自貿區,平臺上線400個文物IP;7月,北京故宮博物院與騰訊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社群平台等領域深度挖掘故宮IP價值。

您已閱讀8%(154字),剩餘92%(18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