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

丹麥
丹麥王國駐滬總領事魏鳴珂:進博會視窗下,丹中兩國如何拓展海運合作?

魏鳴珂受訪表示,對丹麥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持樂觀態度。丹中兩國將在安全、綠色航運、綠色造船和綠色海洋技術等方面繼續深入合作。

印度疫情反彈衝擊全球航運業

印度疫情導致各國港口實施入港限制措施,船員感染和無法換班將給本已緊張的航運業造成衝擊。

供應鏈
航運集團爲「黑天鵝」事件做準備

疫情和蘇伊士運河受阻事件如何影響企業的供應鏈策略尚不可知,航運公司將重點放在了自身的多元化以求增加優勢。

航運
太大而不能航行?擱淺事故引發辯論

22萬噸的現代化船舶「長賜號」擱淺堵塞蘇伊士運河的事故,助燃了航運業內部關於船舶尺寸是否太大的辯論。

中歐鐵路貨運量激增

近期海運出現集裝箱短缺、運費上漲和船期延誤問題,促使許多出口商改用陸路運輸,中歐班列開行量激增。

航運
埃及總統下令爲蘇伊士運河擱淺船隻做好卸貨準備

目前救援小組仍希望在滿載情況下幫助長賜號脫淺,但埃及總統塞西的首次公開干預凸顯出,卸貨後再脫淺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航運
蘇伊士堵塞令航運公司股價上漲

由於航運公司高階主管不得不考慮是否讓船隻繞道好望角,航運公司股價因爲運費率提高的前景而大漲。

蘇伊士運河擱淺貨輪脫淺可能需要「數週」

救援人員稱脫淺工作可能需要數週才能完成,令人擔憂全球貿易受到重大擾亂。運河兩頭目前有大約100艘等待通過的船舶受阻。

航運
巨型集裝箱船擱淺 堵塞蘇伊士運河

臺灣長榮海運旗下的「長賜」號集裝箱船幾乎橫向卡在蘇伊士運河南端,導致運河雙向交通受阻。

航運集裝箱「一箱難求」對中國出口商造成衝擊

中國對西方出口激增,加上疫情導致港口無法正常運轉,使得很多集裝箱迴流不暢,造成船隻在港口外排隊,運費飆升。

航運
中國敦促航運企業控制運費

需求復甦將集裝箱運費推高到創紀錄水準,達飛集團因此受到中國的施壓。該集團CEO稱中國相關部門尤其關注對美出口。

航運
亞洲至美國海運成本大漲

由於美國企業尋求在假日季前補充耗盡的庫存,併爲冬季疫情惡化做準備,從亞洲到美國東西海岸航線的長期運費分別同比上漲25%和63.4%。

海運
Lex專欄:海運熱煤市場生死時刻

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礦企的日子會很不好過。熱煤生產商受衝擊尤爲嚴重,2011年初以來,海運熱煤價格已下跌一半。它們現在需要進一步削減成本和限制產量。

物流
Valemax貨輪首次停靠中國

Valemax貨輪是迄今全球最大的乾散貨輪。淡水河谷希望藉此壟斷巴西至中國的乾散貨運線路,招致中國船東協會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