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

太大而不能航行?擱淺事故引發辯論

22萬噸的現代化船舶「長賜號」擱淺堵塞蘇伊士運河的事故,助燃了航運業內部關於船舶尺寸是否太大的辯論。

一艘長度相當於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高度的22萬噸現代化船舶,堵塞了一條建於19世紀中葉的全球關鍵貿易路線。這件事引發了圍繞航運業對這類大船之依賴性的質疑。

上週日,救助專家們仍在竭盡全力試圖讓「長賜號」(Ever Given)脫淺,該船在上週從南端進入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後卡在了兩側河岸之間,使大約330艘船舶被堵在運河兩頭,其影響波及全球供應鏈。

上世紀90年代,船東們加速採用越來越大的船舶,以應對世界貿易的持續成長。過去25年間,最大型的集裝箱船舶的尺寸增加了三倍。

您已閱讀14%(259字),剩餘86%(15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