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

家電
Lex專欄:熱浪給空調製造商帶來重振的機會

隨著收入增加讓更多人有條件減輕炎熱天氣的痛苦,近年來表現欠佳的空調製造商可以期待銷量激增。

利潤恐六年來首次下滑,中金公司遭老股東減持

一度持有這家中國歷史最悠久西式投資銀行約10%股份的海爾,披露其持股比例已降至6.32%。

海爾暫緩在華銷售美國產家電計劃

海爾執行長張瑞敏把原因歸於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海爾原計劃從11月開始銷售奇異公司家電在美國生產的產品。

張瑞敏
張瑞敏變法

周掌櫃:看上去個性低調的張瑞敏爲何需要保持對媒體和商業社會強大的輿論控制力?這是客觀形成還是有意爲之?

海爾
數位化時代的海爾戰略

FT專欄作家邰蒂:過去幾年,海爾的「網路化」和「零距離」戰略裁減了15%的員工。數位化不僅改變了西方,也給「中國製造」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了深遠影響。

海爾
張瑞敏接受FT採訪實錄

中國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日前接受了FT管理編輯安德魯•希爾的採訪,談了他對企業管理、變革、網路時代CEO角色轉換等問題的看法。

海爾
海爾的「去海爾化」試驗

中國企業海爾集團正在進行「去海爾化」試驗,試圖變成風險投資孵化器,而非跨國製造商。但就連海爾掌舵人張瑞敏也不知道他的試驗能否成功。

海爾
張瑞敏的「激進」變革

張瑞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傳奇人物,這些年似乎有些過氣,屬於「祖父級」的老一代企業家。但他近日卻「走紅」西方:先在維也納演說,後在倫敦獲獎。他「砍掉中層」的管理變革震盪了中國,震驚了世界,但其初衷和最終目的卻是「以人爲本」。

華為
中國式管理創新

FT管理編輯希爾:儘管迄今仍未發展出有影響力的新管理思想,但中國企業善於學習和應用成熟的管理技巧並加以改造,如果有必要,還會果斷拋棄之。

海爾
海爾擬在歐洲大舉擴張

中國最知名家電品牌之一海爾計劃通過收購或興建生產設施在歐洲擴張,以縮短交貨期,消除匯率變化影響,並省卻運費。該集團坦承,其海外成功有一部分是因爲「海爾」聽上去像是德國品牌。

家悅採購合資海爾在華擴張

這家英國家居產品零售商宣佈與海爾聯合投資4500萬英鎊,興建一家合資企業,將Argos品牌引入中國。

Lex專欄:凱雷爲何投資海爾電器

凱雷最近在亞洲的一些交易,可能不會讓投資者感到滿意。投資者憑什麼要通過私人股本集團來獲得上市公司的少數股權?原因是,在亞洲,能獲得控制權的交易機會很少。

張瑞敏:企業一定要通過併購掌握資源嗎?

「企業必須重視國際併購中不同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