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社會

巴黎蟲害損害法國聲譽

法國政治人士在法國國民議會上提出了巴黎臭蟲氾濫的問題。

法國
法國第五晚發生騷亂 鎮暴警察上陣

法國政府再次加派大量警力,試圖平息自警察擊斃一名北非裔少年以來連續五天爆發的騷亂。

法國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政治走向——從近期法國政治的變化談起

張倫:後疫情時代,世界政治會有些什麼趨勢?法國最近的市政選舉結果及總理更換或許給我們透露了一些資訊。

法國
典故讓現代法語更加優美

馬凱:對於一個闊別多年後重返巴黎的人而言,法國令人矚目的地方之一是,歷史與神話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黃背心」給馬克宏上了一課

斯蒂芬斯:對民粹主義的最佳回應是一份在經濟上具有包容性的社會契約,照顧被技術進步和全球化推到一旁的人羣。

歷史
潮漲潮落五十年(上)

魏城:50年前,美國有兩次暗殺、三場運動,法國有五月風暴,捷克有布拉格之春,中國有知青下鄉……半個世紀後,撥開歷史的霧霾,我們能看得清亂花迷眼的1968年嗎?

世界盃
馬克宏想玩「政治足球」

沙薩尼:法國總統希望法國隊世界盃奪冠爲他帶來政治好處,但20年前的狂熱表明,「政治足球」不是那麼好玩的。

法國也有可能效法英國退歐

陸克:法國將與德國結成同盟拯救歐盟?還是會緊隨英國之後,成爲歐洲一體化項目的掘墓人?後者可能性更大。

「宗教沉默」的困境

法國記者讓•伯恩鮑姆在他的新書裏指出,似乎很少有人能一方面拒絕把伊斯蘭教和恐怖主義劃上等號,另一方面又承認聖戰主義暴力活動的宗教特徵。

「死磕派」有無第三條道路?

FT中文網撰稿人陳振鐸:除極少數英雄外,大多數是普通人。中國是要繼續建構一種類似於美式社會運動的方式去推動社會進步,還是再審慎些,看看有無第三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