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

「死磕派」有無第三條道路?

FT中文網撰稿人陳振鐸:除極少數英雄外,大多數是普通人。中國是要繼續建構一種類似於美式社會運動的方式去推動社會進步,還是再審慎些,看看有無第三條道路?

12月14日,浦志強律師被審判。網路上出現了兩種情緒:有人爲此感到悲哀或憤怒,另一些人或拍手稱快,或對這些憤怒的人感到憤怒,社會輿論出現了對立與分裂。

這讓我想到兩週前發生在我的朋友蓮子身上的故事。這位投身環保NGO事業的年輕人受單位所派,與跟蹤寧德企業汙染問題的同事一起去當地做調查。因這位同事已經被當地相關部門盯上,於是晚上兩人合拼一房以求照應。當地刑警凌晨闖入,以涉嫌賣淫嫖娼的名義把他們關了24小時。

這件事給這個出身於普通家庭的年輕女子造成了巨大壓力和困擾。社會各方在聲討當地警方的同時,卻較少關注她作爲「小女子」受到的傷害。她只是最近各種活躍人士身陷囹圄現象的又一個案例,和那位正遭遇司法審判的大個子、以及衆多「被失蹤」的人士相比,她顯得微不足道。

您已閱讀9%(328字),剩餘91%(34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