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米•戴蒙

助力高階主管保持巔峯狀態的運動項目

下午打高爾夫真的算是企業教育嗎?

花旗
花旗將因美國經濟擔憂增加潛在不良貸款準備金

這家美國銀行表示,這一數字將比上一季度增加「數億美元」。

債券市場壓力持續加大

近一代人以來,各國政府在試圖出售長期債務時,第一次開始經常遇到投資者的抵制。

英仕曼集團要求駐倫敦量化分析師每週在辦公室工作5天

由於業績不佳,英仕曼集團要求駐倫敦量化分析師在5月到7月底的三個月內每週在辦公室工作5天。

高盛
川普關稅攪動市場,高盛收緊風險偏好

高盛首席運營官預計美國將進入「慢脹」時期,經濟成長速度將超過物價上漲速度。

摩根大通:接受未來入職其他公司邀請的分析師將被解僱

摩根大通向即將入職的畢業生表示,如果在加入摩根大通之前或在入職後的頭18個月內接受其他公司提前招聘的工作邀請,將被解僱。

美國監督機構警告:川普「大而美法案」將增加2.4兆美元債務

該法案目前在參議院面臨艱難挑戰,美國政府堅稱法案會大幅削減赤字。

財政部長貝森特堅稱美國「絕不會債務違約」

川普政府官員試圖緩解投資者對美國公共財政日益成長的擔憂。

傑米•戴蒙警告稱,美國債券市場將在債務上升壓力下「崩潰」

摩根大通執行長呼籲川普政府讓國家走上更健康的財政道路。

華爾街與私募股權:有人能阻止畢業生招聘惡性競爭嗎?

畢業生、銀行和私募股權公司在人才爭奪戰中都陷入了痛苦。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將「加深與中國的合作」

官方媒體報導美國投資銀行CEO與高級官員會晤。

爲什麼巴菲特的致股東信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都喜歡股神的年度信件,但其他人無法或不願效仿。

管理
爲什麼大佬也討厭開會?

雅各:摩根大通董事長戴蒙在致股東信中對什麼事都要開會的風氣進行了猛烈抨擊,這引發了許多共鳴。

「喂大猩猩」:美國企業界如何應對川普的關稅威脅

破壞性貿易戰的威脅引發了全球最有權勢的商界領袖發起的遊說行動。

阿貝兒從巴菲特手中接過波克夏•哈薩威,面臨艱鉅挑戰

欽點的接班人繼承了創紀錄的現金儲備,但將比「奧馬哈先知」受到更多審視。

Z世代正引領重返辦公室的潮流

數據顯示,年輕員工比嬰兒潮一代更渴望面對面工作的聯繫和日常工作。

投資者寄望貝森特馴服「醉龍」

受川普反覆無常的政策計劃影響,美國政府債券收益率劇烈波動。

「銀行業阿甘」的回憶錄照亮了一個時代

史考特•博克的自傳引發了人們對那些在金融黃金時代獲益最多者所擁有的巨大影響力的質疑。

理清錯綜複雜的關稅體系

過去兩週,川普政府內部的公開分歧日益加劇。

Lex專欄:華爾街未將衰退風險納入定價

在對經濟衰退進行定價方面,美國股市幾乎還沒有走出起跑門。

華爾街誤讀了川普

美國金融和商界巨擘開始意識到,他們誤讀了川普總統第二任期的優先事項。

Lex專欄:華爾街交易巨擘努力避免被噪音干擾

大型銀行的負責人也不清楚川普多變的政策正在帶來「好的」還是「壞的」波動。

信貸違約率上升,美國消費者實力閃爍警示燈

經過多年的強勁消費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人的財力源泉正在消退 。

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警告美國經濟將面臨「相當大的動盪」

美國最大銀行的季度利潤成長9%,因爲市場動盪提振了交易業務。

川普爲何服軟了?

市場動盪以及來自從華爾街到國會山莊的日益增大的壓力,讓美國總統不得不調整其關稅計劃。

FT社評:白宮製造的全球股災

能夠「上達天聽」的銀行家、科技高階主管和企業集團必須敦促川普在關稅問題上改弦更張。

高盛已經選定下一任執行長了嗎?

華爾街的許多人認爲約翰•沃爾德倫是蘇德巍的當然繼承人。但加冕可能會導致人才外流。

公開「整頓職場」的員工

對投訴流程感到不滿的員工正在聯合起來,將不滿訴諸社群媒體。

摩根史坦利CEO特德•皮克上任首年薪酬達3400萬美元

這一薪酬水準低於其前任,也低於其華爾街的競爭對手。

美國企業界紛紛交好馬斯克

從波音到亞馬遜的公司都在尋求這位世界首富的幫助,因爲他正試圖重塑美國政府。

川普的新經濟戰爭

總統對盟友和競爭對手的最後通牒和要求表明,他將利用美國的金融實力作爲「大棒」。

達佛斯
川普的迴歸主導達佛斯議程,全球精英表達了希望與擔憂

美國總統、關稅以及對歐洲的「極度悲觀情緒」主導了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

摩根大通爲CEO戴蒙漲薪8%至3900萬美元

戴蒙的薪酬漲幅大約是他在2023年所收穫的兩倍。摩根大通去年創下年度利潤新高,其交易和投資銀行部門在第四季度表現出色。

高盛
高盛授予執行長蘇德巍8000萬美元的留任獎勵

華爾街高階主管2024年的薪酬也增加了26%,達到3,900萬美元。

華爾街銀行家:川普的政策承諾釋放「動物精神」

金融家們對削減監管的承諾和成長潛力持樂觀態度,儘管仍然擔憂關稅和地緣政治風險。

惠康基金會稱私人信貸「隨時可能發生事故」

評級機構KBRA也警告快速成長的行業可能出現違約增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