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

美國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定

以及中國的經濟牌。

李克強
李克強做對了什麼?

王軍:用一句話來概括,李克強理解並欣賞鄧小平開創的改革開放事業,並在現實中努力踐行鄧小平的思想精髓。

李克強
每週時事分析:爲什麼人們懷念李克強?

曹辛:中國人對李克強的懷念主要集中的兩點:關心羣衆疾苦;勤奮好學,是這一代中國人中平民奮鬥成功的榜樣。

李克強經濟學的初衷與遺產

徐瑾:在經濟下行的時代,李克強總理的離開觸動人心,引發不少悼念思潮。如何評價李克強經濟學,其遺產又是什麼呢?

「李總理」的告別與起步

徐瑾:總理首次發佈會,透露什麼資訊量?李克強經濟學的退出,並不意經濟政策困境的結束。安居樂業是民衆所期,經濟仍舊是重點所在。

李克強稱中國將把開放金融業的時間表提前

李克強在週二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宣佈,中國將把取消證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間從2021年提前到2020年。

安倍訪華 中日關係重啓

雙方簽署本幣互換協議等一系列協議。安倍表示這些協議是「歷史性轉折點」的開端。李克強稱中日關係重返正軌。

中國擬推出親商政策應對貿易戰

李克強在夏季達佛斯上宣佈的親商政策如果得到落實,將緩解美國加徵關稅所帶來的壓力。他承諾爲民營企業開通更多直接融資管道。

中國承諾對中外投資者一視同仁

中國總理李克強承諾要採取一系列親商政策,包括平等對待外國投資者。在美國再次加徵關稅後,此舉旨在維持投資者的信心。

政策轉折路口,財政貨幣互懟背後真問題

徐瑾:國務院會議與央行財政互懟結合起來看,傳達什麼信號?目前政策尺度只是小幅放水,很難憧憬如同2009年那樣史詩級放水,寬鬆面臨認知與現實雙重約束。

貿易戰
中國向美國伸出橄欖枝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與歐洲領導人會晤後表示,在努力維護全球貿易體系之際,中國既不願將美國,也不願將俄羅斯排除在外。

李克強:2017年中國GDP增速預計爲6.9%左右

李克強於週三在柬埔寨召開的一次地區領導人會議上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好於預期,對外貿易扭轉了兩年來的下滑局面。

李克強:中國未採取「大水漫灌」式刺激

中國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致辭稱,中國有能力維持強勁的經濟成長,一些領域的風險發現了也會及時處置。

李克強:不希望看到中美打貿易戰

在全國人大年會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中國不希望與美國發生貿易戰,也不會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增加出口。

中國經濟成長目標降至6.5%左右

中國總理向全國人大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宣佈這一目標,突顯北京將在習近平首個任期的最後一年致力於風險控制。

李克強: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甦

李克強在第十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各國經濟成長,需要各國共同應對挑戰,提振信心。

分析:中國經濟企穩探因

部分人士懷疑,中國經濟表面上企穩是否源於債務推動的刺激政策,以及恰逢美聯準暫停加息的運氣。中國官員則認爲,「中國經濟現實沒有被外界正確解讀」。

李克強敦促加大穩成長力度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仍未擺脫通縮風險。中國總理稱,前期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但「穩成長促改革調結構還需加碼發力」。

李克強:可以穩定中國經濟的運行

中國總理李克強週三在記者會上警告,實體經濟不發展是金融最大的風險。他誓言推進產業重組,同時保持6.5%-7%的經濟成長。

精心準備後,去產能開始了?

德國商業銀行周浩: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兩會」記者會上的一句話,可能透露了未來政策的重要一步,即中國將強力推進在傳統行業的「去產能」進程。

PM2.5有望首次寫入「十三五」規劃

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劉琴:繼2014年中國首次提出「向霧霾等汙染宣戰」口號後,中國政府也將首次把PM2.5指標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

分析:中國尋求平衡經濟刺激與改革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宣佈今年成長目標是6.5%至7%,並預計財政赤字比例將有較大提升。這突顯中國政府正在艱難轉變效率低下的成長模式,同時爲經濟放緩提供緩衝。

創新
中國總理的達佛斯敘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李克強達佛斯演講有何資訊量?鼓勵創新能否挽救中國經濟?監管者喊話鼓勵信心是高難度策略。中國的應急計劃,只有更多公開討論之後,纔有可能形成與完善。

從李克強問答看中國金融政策走向

安邦諮詢:從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的問答,可以瞭解中國金融政策的變化和決策層對金融政策的態度。我們的解讀是,中國金融政策正在向收縮方向變化。

李克強:中國沒有超發貨幣

中國總理在夏季達佛斯開幕式發表演講時表示,儘管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中國沒有超發貨幣,沒有搞大規模強刺激,眼下中國創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有不少。

救市受挫 中國總理面臨困境

A股再度暴跌並引發全球市場動盪,讓中國救市計劃的設計者陷入不妙的處境。外界認爲北京方面對股災及經濟放緩應對不當,他是否會爲此擔責?

李克強接受FT專訪實錄

2015年3月31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FT總編萊昂內爾•巴伯專訪,本文爲文字實錄。

巴伯採訪日記:李克強的鯰魚策略

FT主編巴伯:北京之行讓我近距離感受到習近平反腐風暴的凌厲,以及網路給中國社會治理帶來的挑戰,不過感受最深的,仍然是李克強治下中國經濟的轉型難度。

中國低成長目標的矛盾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馬格努斯:在剛剛閉幕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設定了「7%左右」這一較低的經濟成長目標,並表示要「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成長的關係」,但這兩個目標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

中國準備採取措施刺激經濟

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中國準備好採取措施刺激經濟,提振市場信心。在做出上述保證的同時,李克強也警告,今年中國完成「7%左右」的年成長目標將並不容易。

李克強答記者問實錄

3月15日中國總理李克強舉行記者會,現場回答了中外記者共17個問題,問題涉及中國經濟放緩、房地產、對港政策、單獨二孩政策、中緬邊境問題等,以下爲記者會發言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