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精心準備後,去產能開始了?

德國商業銀行周浩:中國總理李克強在「兩會」記者會上的一句話,可能透露了未來政策的重要一步,即中國將強力推進在傳統行業的「去產能」進程。

「我記得前不久看有外媒報導,說是到中國的某個重化工企業,感到經濟不景氣,而到科技城看,那裏的場面火爆,好像經濟還在兩位數成長,這跟我們下去調研的一些感受是類似的。」

在筆者看來,這可能是中國總理李克強答記者問中最爲關鍵的一句話。中國的政治語言講究中庸之道,通過「外媒報導」來對整體經濟狀況進行描述,背後可能代表著未來政策的重要一步,即中國將強力推進在傳統行業的「去產能」進程。

事實上,所謂的「外媒報導」提及的中國經濟狀況並無新意,這也是市場討論已久的所謂「雙速經濟」現象,即傳統制造業仍然在走下坡路,但服務業卻出現較爲快速的成長。從中國的GDP增速和就業市場的表現來看,儘管經濟增速不斷向下,但城鎮新增就業卻仍然在快速上升,這樣的一種「背離」現象也讓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非常清楚,未來的經濟轉型必須要轉向「新經濟」和服務業。另一方面,製造業槓桿率不斷升高、利潤率不斷下降,也讓政府不得不作出選擇。

您已閱讀28%(395字),剩餘72%(10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