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應謹防債務通縮陷阱

瑞銀集團汪濤:明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過剩產能繼續壓制工業產品價格的回升;預計政府在採取積極財政政策同時,還將繼續放鬆貨幣政策。

房地產調整和產能過剩拖累經濟成長

展望未來,影響中國經濟的首要因素是房地產。今年以來房地產銷售回暖,預計2016年銷售面積有望繼續成長3-5%。銷售好轉、而新開工面積自2013年以來累計下跌超過25%,各類城市的庫存銷售比都有明顯下降。筆者預計未來幾個月去庫存的勢頭可能將延續,而2016年年中開始新開工可能止跌回升、全年零成長,2017年恢復溫和成長。

儘管有上述積極的變化,受2014年-2015年新開工大幅下跌的滯後影響,預測明後年整體建設量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另外,近年來房地產施工面積不斷攀升、與新開工和銷售面積的差距不斷拉大,有可能積累了巨大的潛在供給,如果釋放出來,則去庫存過程可能持續更久,這是未來一兩年的一個風險。

您已閱讀8%(320字),剩餘92%(36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