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如何應對剛性泡沫之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朱寧:中小企業融資難、投機和泡沫頻現等問題,其實都是剛性泡沫在經濟不同領域的不同反映。政府雖實現了短期成長目標,卻扭曲了投資收益和風險之間的平衡。是音樂,終會停止,是泡沫,終會破裂。

「泡沫可以不太嚴格地定義爲:一種資產或一系列資產價格在一個連續過程中的急劇上漲,初始的價格上漲使人們產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從而吸引新的買者——這些人一般是以買賣資產牟利的投機者,其實對資產的使用及其盈利能力並不感興趣。隨著價格的上漲,常常是預期的逆轉和價格的暴跌,由此通常導致金融危機。」

——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

泡沫,有可能是經濟學中被研究時間最長,但學者仍然難以取得共識的一個領域。

您已閱讀5%(196字),剩餘95%(36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投資者的敵人

朱寧,師從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耶魯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員。本專欄旨在就行爲談理性,就投資談人性,人生就是一場偉大的投資, 而投資者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