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供給側改革須避免三大誤區

萬博經濟研究院滕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要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怎麼改?一不能炒概念,二不能把供給側改革誤解成新計劃經濟,三不能將需求和供給相對立。

11月9日,我應邀參加了中國總理李克強的座談會,做了《從供給側改革,全面降低企業成本,開啓經濟新週期》的彙報。碰巧第二天,11月10日,中國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後,中國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政界學界開始密切關注「供給側改革」,且熱度不斷升溫。

爲什麼在此時明確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點有哪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怎麼改?要避免哪些誤區,達到那些目的?筆者結合多年致力於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研究的經驗,談一些個人的淺見。

您已閱讀4%(266字),剩餘96%(57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