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歇爾計劃

世界需要合作抵禦全球通縮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對後發地區的投資有利於抗擊全球通縮。中國推動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及絲路基金等機構,將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企業走出去爲何少有成功?

中國海外投資面臨著歷史機遇,但中國企業走出去過去成功的案例並不多,大部分是政府推動,且花長時間適應當地文化。海外投資是個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曲線應是當前關注。

中國對外戰略難比「馬歇爾計劃」

中共中央黨校陳建奇:無論是目前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重,還是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都無法與二戰後的美國和美元相比,能否將中國對外戰略比作「馬歇爾計劃」值得商榷。三重挑戰預示中國在全球佈局的時機並不成熟。對「一路一帶」構想的解讀務求理性。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挑戰重重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所聶日明: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可能面對的經濟體遠不及馬歇爾計劃時的歐洲國家,而且這些國家的現代化轉型尚未完成,更不用提法治和商業環境問題。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能走多遠?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馬歇爾計劃要義在於複製中國模式,同時消化過剩產能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一石二鳥的設想中,阿喀琉斯之踵在於投資回報率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