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能走多遠?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瑾:中國馬歇爾計劃要義在於複製中國模式,同時消化過剩產能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一石二鳥的設想中,阿喀琉斯之踵在於投資回報率無保障。

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到來之際,北京給予最高禮遇,放假限行並用,久違的北京藍天甚至被網路戲稱爲「APEC藍」;與此同時,中國社群媒體以及資本市場則因爲「中國馬歇爾計劃」而躁動不安,甚至有國內券商報告樂觀表示這一計劃直接涉及上千億美元對外投資,間接效應更是不可限量。

不知是幡動風動抑或心動,這一計劃目前並無官方說明,出臺時間難言靠譜,不過提前討論也有必要,那麼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的可行性以及永續性如何?所謂中國版馬歇爾計劃,理論界其實已經提出過不止一次,無論是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還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都曾提出類似設想。林毅夫爲FT中文網撰稿《呼籲全球結構轉型基金》一文中表示投資於能夠提高生產力的基礎設施項目,對創造國內外的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至關重要,對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轉型發揮重要作用。

按照許善達的設想,中國可以用五千億美元的規模建立「和諧世界計劃」基金,其中含一千億美元或其他外匯規模及三萬億人民幣。該基金向發展中國家(其政府)提供低息貸款用於借款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而項目建設和採購要在中國企業中進行。

您已閱讀18%(468字),剩餘82%(21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徐瑾經濟人

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貨幣三部曲作者。FT中文網經濟主編,經濟人讀書會創辦人。 徐瑾近年出版《貨幣簡史》《徐瑾經濟學思維課》等書,連續入選「最受金融人喜愛的十本財經書籍」;《白銀帝國》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英文版,獲《華爾街日報》《亞洲書評》等權威媒體好評推薦。 WeChat公衆號:重要的是經濟 讀者WeChat號:xujin2023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