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醜聞

汽車業
FT社評:德國汽車製造商面臨關鍵轉型

德國車企正面臨嚴峻新現實。汽車工業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的驕傲,但「柴油車排放門」引起的強烈反彈正在造成態度轉變。

福斯汽車「排放門」醜聞繼續發酵

歐盟對福斯汽車加大壓力,因爲大眾對涉案汽車的美國車主提供了1萬美元賠償,但未向歐洲車主作出任何錶示。

汽車業
美國檢察官警告大眾仍面臨刑事調查

副檢察總長耶茨表示,「我們將對所有犯罪行爲一查到底,並決定是否對某些公司或個人提起刑事指控。」

大眾在美達成147億美元和解協議

同意花100.33億美元回購或修理被改裝的汽車,支付27億美元的環境修復款,10年內對零排放技術投資20億美元。

大眾醜聞困擾狼堡

福斯集團在德國汽車城如同「上帝一般」的存在,但該集團柴油車排放醜聞的曝光,也讓這座城市遭受重創。有人甚至擔憂,狼堡可能會因此面臨「底特律式衰落」。

汽車
大眾柴油車尾氣排放作弊之後

FT中文網撰稿人丁之方:大眾的這個醜聞揭示了汽車業內諱莫如深的事實:某些貌似巨大的進步只是紙面上的,實際應用層面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眾醜聞比安然醜聞更惡劣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巴赫:福斯汽車尾氣排放造假醜聞震驚世界,這一醜聞不僅可能拖垮這家老牌企業,還將打擊整個德國製造業和企業界環保努力。

「大眾造假門」:作弊競賽的必然結局

FT專欄作家加普:打監管擦邊球而不受懲罰,是商界最危險、但又最常見的觀念。每次僥倖過關,都會助推從衆心理,遲早,會有一家公司因行爲太過出界而「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