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

特斯拉追趕機器人計程車競爭對手,中國加速汽車晶片在地化

在中國,已有多家公司將自動駕駛汽車投入道路運營。

稀土
汽車製造商尋求西方稀土和磁鐵供應

在中國收緊出口限制後,梅賽德斯-賓士等集團正尋求確保重要材料的替代來源。

自動駕駛賽場,中美誰將搶先一步?

繼電動汽車領域之後,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似乎又搶佔了先機,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該領域的發展前景都面臨同樣的不確定性。

關稅動盪爲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成長雄心踩下了剎車

高階主管們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但該行業在面臨結構性問題的情況下,銷售額預計將下滑。

電池
北伏破產令歐洲電池產業面臨更大風險

瑞典新創企業的命運引發了人們對其歐洲同行也將倒在「死亡之谷」的擔憂。

歐洲車企面臨的挑戰是「堅持」發展電動汽車

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額成長,但車企面臨法規變化、關稅不確定性和來自中國的競爭。

福斯汽車財務長警告,歷史性重組仍不足以應對挑戰

安特利茨在英國《金融時報》汽車峯會上表示,改革帶來了「初步成果」,但要警惕自滿情緒抬頭。

AI代理:從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

深入剖析圍繞「人工智慧代理」的炒作與現實——即能夠自主完成任務的人工智慧代理的應用。

「喂大猩猩」:美國企業界如何應對川普的關稅威脅

破壞性貿易戰的威脅引發了全球最有權勢的商界領袖發起的遊說行動。

機構記憶的價值

爲什麼有些組織註定要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

雷諾成爲川普關稅混亂的贏家

這家與行業動盪隔絕、規模較小的法國集團尋求通過提高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擺脫困境。

投資者逃離歐洲汽車業,債務違約保險成本飆升

川普關稅出爐後,投資者紛紛拋售該行業債券。奧斯頓•馬丁的債券價格跌至新低,投資者加大對大眾將在償債方面陷入掙扎的押注。

保時捷
儘管美國需求激增,保時捷銷量仍下降

這家跑車製造商在中國和德國遭遇大幅下滑。

捷豹荒原路華暫停對美國的出口,因關稅影響擴大

川普對外國製造車輛徵收的關稅引發了全球汽車製造商供應鏈的混亂。

特斯拉
交付量暴跌,特斯拉創下2022年以來的最差季度

有關馬斯克將離開川普政府的報導引發特斯拉股價上漲。

涉車輛回收壟斷聯盟,歐洲多家車企被罰超5.5億歐元

歐盟和英國監管機構發現多家制造商在汽車回收問題上存在協同行爲,採取了處罰行動。

美國電動汽車充電公司前景變暗,預計將出現整合

電動汽車普及速度放緩、川普政府的關稅以及暫停爲充電基礎設施提供補貼,令美國充電樁製造商受到衝擊。

奧迪重審停止推出新汽油車型的計劃

這家大眾旗下的汽車集團表示,它不再確定之前的目標——2026年推出最後一款傳統車型,到2032年完全停止在中國以外銷售此類汽車——還能否實現。

保時捷下調利潤率目標

這家豪車製造商將中期利潤率目標從之前的19%下調至15%至17%。財務長坦承因爲川普關稅威脅發愁到失眠。

汽車製造商轉向新的混合動力和汽油車型以提高利潤

在電動汽車成爲主流的漫長等待中,對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投資仍在繼續。

保時捷
旗下電動車型需求停滯,保時捷計劃在德國裁減1900個工作崗位

保時捷推出的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遇挫,去年在華銷量下滑28%。

全球最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申請在港上市

隨著市場活動的復甦,預計今年將有多家中國公司在香港上市,寧德時代是其中之一。

大眾電動夢退潮令德國工人焦慮

默克爾到訪大眾茲威考電動汽車工廠五年後的今天,工人們面對大幅減產的黯淡前景。由此產生的不滿情緒推高了極右翼政黨的人氣。

BMW押注油車並警告美國電動汽車轉型如同「坐過山車」

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BMW將繼續投資於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技術,同時發展純電動汽車。

弗里德里希•默茨還能拯救德國嗎?

這位總理競選的領跑者有大膽的經濟改革計劃,但與極右翼的曖昧關係損害了他的競選。

大眾
德國福斯汽車集團何去何從?

袁傑:大眾CEO布魯認爲未來是屬於電動交通的時代,並表示汽車市場的「中國速度」引領著發展速度,大眾也正視這一點。

大眾
大眾對中國競爭對手接管其歐洲過剩生產線持開放態度

這家德國集團正在縮減生產規模,它正努力應對需求下降和向電動汽車的轉變。

2025年歐洲車企新車發佈「放煙花」,但前景依然艱難

預計更嚴格的排放規定和更多的折扣將使該行業面臨更多挑戰。

大眾
大眾電動汽車交付量去年下降

大眾品牌2024年交付38.31萬輛全電動汽車,同比減少2.8%,使歐洲最大汽車製造商在達到歐盟新版排放規則要求方面承壓。

現代汽車在國內投入167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開發,以應對川普的關稅

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正努力應對更加激烈的海外競爭和南韓國內的低迷需求。

令人惱火的汽車軟體更新問題

隨著電動汽車和更復雜汽車系統的普及,順利更新軟體變得越來越重要。

併購
本田與日產公佈580億美元合併計劃

合併將於2026年完成,三菱汽車可能加入控股公司,組建世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

福斯汽車大股東明確支持關閉德國工廠

波爾舍-皮耶希家族逆轉避免與大眾勞資委員會對抗的傳統立場,明確表示公司「有必要調整業務規模,以實現長期競爭力」。

併購
日產與本田進行合併談判

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努力應對快速發展的中國競爭對手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低迷需求。

FT雜誌
爲什麼英國的聖誕廣告比電影還好看?

在一場製作最佳聖誕廣告的競賽中,英國零售商用盡渾身解數來贏得國民的心。

大眾
保時捷控股公司警告稱,福斯汽車的股份可能減記高達200億歐元

汽車製造商的管理層和工會將於週一就計劃中的工廠關閉和裁員舉行第五輪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