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

外包
印度IT外包業寄望於「川普經濟」重振旗鼓

在最大市場美國多年成長乏力之後,該行業期望川普承諾的放松管制能鼓勵科技支出。

詠竹坊
盈收雙縮的中國軟體 綁定華為榮辱與共

上半年,這家IT外包公司收入下降6.2%,並繼續從去年就開始的裁員。

拉美科技行業逆勢壯大

習慣於不可預測的政治和非常規經濟的拉美企業家,證明了自己能夠應對融資放緩。

美國年輕會計師短缺

由於人才短缺日益嚴重,影響了美國審計和稅務業務,會計師事務所BDO USA將在海外增加數千個工作崗位。

投資者擔心印度已過「外包高峯」

行業觀察人士對印度IT服務業的成長持懷疑態度,擔心員工流失正在提高薪資,從而拉高運營成本。

製造業
歐洲須與大宗商品世界重新建立連接

史密斯:歐洲的當務之急是尋找替代能源來源,但如果要在製造業保持全球競爭力,它還需要保障關鍵原材料的供應。

供應鏈
鐘擺正從全球化擺向在岸化

馬浩華:經過幾十年的全球化和成本最小化後,企業和國家行爲的鐘擺朝著「可靠的供應」方向擺動,這個過程中將蘊含著投資機會。

全球化死亡之旅始於2016?

魏城:2016年全球十大新聞肯定包括英國退歐和川普勝選,這兩件事究竟預示著什麼趨勢?對中國又有什麼警示?

印度
「印度模式」面臨窮途

FT專欄作家皮林:印度繁榮的IT外包業曾讓人們明白世界是平的。但該國製造業水準卻落後中國數十年,如今這一侷限已經盡顯弊端,即便世界平坦得像一張烙餅,也很難看出僅靠智力如何拯救印度。

外包
美國外包之勢難以逆轉

行業組織美國工商理事會一份研究顯示,2011年美國製造業進口額創下歷史紀錄,說明美國對海外製造活動的依賴不減反增。

公司流程外包:關鍵數據要保留

外包總體上利大於弊。 外包可降低公司成本,實現業務流程的「最優化」。但保證服務一致性是個挑戰。另外,公司要掌握對關鍵數據的控制權。

外包
分析:中印外包業共存之道

中國未必會對印度的國際外包業務構成威脅。原因有二:中國外包服務業規模仍相對較小而且分散;與印度不同,中國擁有一個龐大的潛在國內市場。

印度
印度外包業進軍中國遇阻

印度IT外包行業普遍將中國視爲最難攻克的市場之一,主要源於兩國的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但印度企業並未放棄分享中國經濟成長機遇的希望。

外包
Lex專欄:印度外包業「牛勢」依舊

印度外包業十多年來持續高速成長。雖然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成長勢頭有所減緩,但隨著全球IT支出逐漸恢復,要想遏制外包業難以阻擋的「牛勢」,會像以往一樣困難。

印度
2010財年印度IT出口預計將成長13%

印度IT外包業通過改造自身,迅速從經濟衰退中復甦

外包
外包業:中國難以挑戰印度

一項權威外包業研究報告顯示,西方企業的高階主管們選擇外包時,對服務質量的關注要多於價格。未來20年,印度仍將在這一領域保持主導地位。